它的發生規律是什么情況?
此蟲北京地區田間1年發生1代,以幼蟲于土中越冬。此蟲在野外發生的世代數與室內不同,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成蟲開始活動。雌蛾交尾后選擇幼果產卵,散產,卵經4天左右開始孵化,孵化幼蟲爬至果實適當部位,先食果皮然后向果內實害果肉,大部分幼蟲危害至采收前老熟,并遠離棗果尋找適當場所越冬。翌年5月中旬出土化蛹,蛹期15天左右。
土壤是幼蟲越冬的主要環境,地面土質比較疏松及棗園向陽坡地越冬蟲口密度較高。
幼蟲準備越冬前,先用上顎由地表向下挖掘深度2~6cm的土穴,幼蟲于其中吐絲包裹身體,結小薄繭隱居,于8月上旬陸續進入越冬。野外越冬不同于室內,沒有群集越冬現象。
成蟲微具趨光,白天不活動,潛伏植物上,受驚憂后則緩緩起飛,但飛翔力不強,黃昏以后交尾、產卵。有多次交尾,單雌卵量約150粒,最多可達320粒,成蟲壽命約15天。幼蟲危害期:田間40天左右,室內夏季25天左右,秋季30天左右。
防治方法是什么樣的呢?
1、清潔衛生密閉防治:清潔衛生密閉防治是綜合防治工作的基礎。其優點是簡便易行,費用低,效果好,無污染,更符合無公害防蟲治蟲的原則。
①糧食入倉前清理:在糧食入倉前要徹底清理和清掃空倉,對倉房縫隙進行剔、刮、掏、掃、抹,清除遺蟲、遺卵,墻壁地面做到面面光,以杜絕印度谷螟和其他害蟲對糧食危害。
②做好倉房的密閉工作:每年的4~10月應做好倉房的密閉工作(此方法既能保持倉房內衛生潔凈,又防止印度谷螟進人倉內),特別對門窗更要加強密閉。特殊情況需要開門窗通風,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印度谷螟成蟲飛入倉內交尾產卵。
③做好環境衛生清理:做好環境衛生,改善倉儲條件,對儲糧區周圍的雜草雜物進行徹底清理。清除加工廠、器材車間、道線倉等處的衛生死角,破壞印度谷螟的生存環境,切斷感染源。
④清除越冬幼蟲:進入初冬以后,老熟幼蟲有爬出糧堆到房梁、天花板或倉內陰暗避風的壁角縫隙內越冬的。此時組織人力,對上述藏有幼蟲的部位進行徹底清理,達到清潔衛生消滅印度谷螟幼蟲的目的。
2、防治:
①壓蓋密閉防治:壓蓋防治是選用適當的壓蓋材料,如異種糧、稻谷殼等,及時把糧面覆蓋,防止糧堆內的印度谷螟成蟲飛出交尾產卵,杜絕后代的產生,同時又具有一定的隔熱保冷作用。壓蓋工作最好在每年第一代印度谷螟成蟲羽化之前的低溫季節進行。壓蓋時要做到緊、密、實,否則會影響防治效果。
②燈光誘殺:印度谷螟成蟲有晝伏夜出,成蟲在傍晚飛出活動。利用印度谷螟成蟲對燈光有正趨的特點,可應用農用黑光燈,選擇發射相應波長為340~360mm的燈光,做誘殺光源來殺滅印度谷螟成蟲。
3、化學防治:化學防治印度谷螟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分為熏蒸、清消和防護三類。根據不同的儲存條件,采用不同的化學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學藥劑,才能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①PH3熏蒸:PH3熏蒸技術應用多年,在密閉條件較好的情況下,不論采用何種熏蒸技術,對印度谷螟都會起到較好的殺蟲效果。露天囤垛熏蒸:對露天囤垛中印度谷螟的除治,采用常規熏蒸的方法,用塑料帳幕密封,磷化鋁的劑量不少于6g/米。當糧溫在20T時,熏蒸密閉時間不少于14天,糧溫在25T以上時,熏蒸密閉時間不少于7天。
②對危害嚴重的棗園,于卵盛期或卵孵初盛期噴灑50%辛硫磷乳油,或殺螟松乳油、敵敵畏乳油等均為1500倍液。棗盛花期應避免使用敵敵畏乳油,可用10%除蟲菊酯乳油、20%敵殺死乳油、20%功夫乳油、2.5%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均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另外,2.5%功夫乳油對卵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