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里是怎樣的景點?
錦里作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國歷史遺跡區、錦里民俗區、西區(三國文化體驗區)的一部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附1號,地處成都市中心一環路以內,武侯祠大街中段,北鄰錦江,東望彩虹橋,與較為出名的武侯祠僅一墻之隔,西接一環路西一段。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風格為基礎,內容以三國文化和四川傳統民俗文化為內涵。
錦里主要景點有:錦里古街、古戲臺、九品小吃街、諸葛井、西蜀第一牌坊、福壽巷、黃龍潭、阿斗井、民俗記憶墻、宋代石刻長廊、劉湘墓。
錦里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附1號,地處成都市中心一環路以內,武侯祠大街中段,北鄰錦江,東望彩虹橋,與較為出名的武侯祠僅一墻之隔,此街可直達市中心天府廣場,西接一環路西一段,東鄰漿洗街洗面橋街(商務辦公為主),屬于政府的“三國文化”打造區。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風格為基礎,內容以三國文化和四川傳統民俗文化為內涵。
錦里有哪些景觀?
錦里古街
“錦里”帶有典型的成都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筑風格,與武侯祠建筑的主題風格相一致。游客可以飲一杯英雄酒,唱一段三國戲,品一份三國情。有煮酒坊、阿斗井、諸葛井、烏衣巷等建筑,體驗“夢回三國”的意境。定期上演的特色川戲、壩壩電影,以特色小攤的方式舉行民間藝人的展演等。在端午、七夕、中秋等傳統節假日,錦里還會舉行具有風俗特色的主題活動。
古戲臺
錦里古戲臺沿用了中國傳統戲臺的基本結構,【出將】就是演員出來的門,【入相】表示演員表演結束回去的門,用將相來表示,取其富貴高升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古戲臺的戲臺都是年久的古木,上面還雕刻著以三國故事為基礎的木雕,給人撲面而來的歷史人文氣息。古戲臺定期上演川戲的經典劇目。
九品小吃街
九品街是錦里較為出名的好吃街,九為陽數之極,一個品有三個口,九品就有二十七個口,意思是在錦里的九品街,如果每樣小吃都吃一點的話,即使有二十七個口也不夠用。九品街上各種美味小吃一字擺開,有張飛牛肉、肥腸粉、涼糕、葉兒粑、三大炮、傷心涼粉、竹葉蒸牛肉、牛肉焦餅、缽缽雞、糖油果子等美食,同時九品也跟三國魏晉的官員選拔制度有關,這種官員選拔方式叫九品中正制,在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漢前夕,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西晉時逐漸完善,一直到隋朝時候科舉制的形成才改變了這種官員選拔方式。
西蜀第一牌坊
“西蜀第一街”牌坊作為錦里的標志性牌坊,是錦里一期和水岸錦里的分界。牌坊上的對聯“錦上添花輝映廟祠思樹立,里中為市傳承文化務恢弘”,作為古街區較為繁華的區域,茶樓、客棧、戲臺、風味小吃、民俗工藝全部匯集在周圍,熙來攘往的游客來自五湖四海,一副“成都版清明上河圖”正在這里鋪開上演。
凡本網注明"來源:高考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高考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高考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高考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