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記憶、城市煙火 蝶變中的高品質步行街
2021-09-30 15:40:10 | 來源:每日商報 | 編輯: |
2021-09-30 15:40:10 | 來源:每日商報 | 編輯: |
步行街是市民休閑購物的商業文化場所,也是城市的“顏值擔當”,更是外地游客“打卡之地”。可以說,步行街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是鮮活接地氣的地域和大眾文化符號。杭州重視步行街建設,力破“千街一面”難題,打出“特色、文化、數字”三張牌,高質量推動高品質步行街發展。2020年11月,包括勝利河步行街、橋西步行街、湘湖慢生活步行街、瓶窯老街步行街、達夫路步行街、嚴州古城步行街、壽昌中山路步行街、騎龍巷步行街在內的8條步行街入選“杭州市高品質步行街”并獲得授牌。
近坊燈火如晝明,十里東風吹市聲。授牌近一年,這8條步行街在這期間大刀闊斧謀改革,從環境整治到業態調整、從文化挖掘到模式創新,杭州特色步行街正在發生蝶變。9月中旬,杭州市商務局邀請專家組成調研組,深入8條市級高品質步行街走訪調研,以期步行街在擁抱變化的同時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
八條杭州市高品質步行街巡禮
勝利河步行街:抓住舌尖上的需求
位于拱墅區大運河畔,杭州城里的美食標桿,集聚了17家餐飲店和4家小吃店,也被譽為杭州的“夜宵圣地”。在夜幕降臨后,隨著一條300米“天幕夜景”點亮,“非遺+美食”的主題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老頭兒油爆蝦、阿三燒烤、小廚師沈家門海鮮……古色古香的勝利河美食街,日客流量高峰期可達7000人次以上。街區以傳統美食、傳統文化與現代美食、文化(網紅類)及藝術品人文相結合,打造集美食文化創意為一體的勝利河美食2.0版。為優化整體環境,投入資金建立智慧垃圾房、再生資源回收站,安裝動態油煙監測裝置。建立信息駕駛艙,消費者進店后用手機掃一下電視屏幕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上看到該商戶經營情況及特色菜信息。結合大運河文化優勢,在道路邊上設置攤位外擺,引進第三方運營機構,設立非遺、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老字號、老字號餐飲、花藝、藝術衍生品等攤位,打造以中國傳統節氣為主題的美食展示、匠人工作室。
橋西步行街:大運河畔的非遺打卡點
傳承運河文化的橋西步行街(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位于京杭大運河最南端,傍依四百年的拱宸橋,保存了完整的清末民初沿河民居建筑以及大量近現代工業遺存。橋西歷史文化街區與拱宸橋同時榮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之一“宸宸”就是以拱宸橋為原型創作。街區從業態、文化、管理等多方面提升街區環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2021年簽約引進了六賢記、灸春堂、游埠豆漿、花間一壺酒、SKY殼、悉皆珍寶等品牌,打造以大國醫、手工非遺為特色的杭州都市中心主題復合型歷史文化街區。創辦于2012年的“大運河國際詩歌節”每年在橋西步行街舉辦,今年是第十屆。為烘托街區氣氛,今年的“大運河國際詩歌節”特別設立“水光蝶影·我的橋西時光”漢服攝影大賽,以橋西攝影采風+運河漢服大賞的形式,吸引更多人關注橋西、關注杭城歷史文化。2020年設立了大運河實景全透明直播間“大運河直播間”,已經線上直播百余場,吸引粉絲1200余萬次觀看。每個月末的雙休日,設置月末河岸集市,18輛花車以運河流經的18個城市命名,打造手工藝人的“根據地”。
湘湖慢生活步行街:湘湖邊的美好生活示范點
位于湘湖國家旅游度假區三期,原為千年古村落金西村內的一條老街。街區呈東西走向,由32幢傳統江南白墻黛瓦獨棟建筑組成,主線全長約1300米。與世界旅游聯盟總部緊密相連,湖街相融,自帶湘湖IP屬性。街區與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杭州樂園、極地海洋公園、開元森泊酒店等周邊優質熱門景點形成聯動互補效應。特色餐飲、民宿、品牌小店等錯落分布,集城市觀光、商務接待、休閑娛樂、美食餐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三生一宅民宿和代購潮品集合店已入駐;設有茶文化空間,主打茶體驗,并將引入各種沙龍、項目路演和發布會;喵匠咖啡館已開業,主打預約制上門看貓,并有擼貓、咖啡、茶飲等體驗。“鯨娛財播”直播工作室落戶湘湖慢生活街,設立全國首家街區網紅帶貨直播工作室。實現5G網絡全覆蓋,是全國景區第一條新零售生活街和全國第一條智能硬件全覆蓋的口碑街。
瓶窯老街步行街:長三角窯藝生活體驗地
位于瓶窯鎮里窯社區,包含文旅街區、文創街區、窯山公園、南山公園、下洋濕地、小鎮客廳(待建)六大板塊,引進商戶70家,業態包含吃住購娛。瓶窯老街凝聚“瓶窯”的匠心精神,以“窯”文化為魂,東側再現古時苕溪邊陶戶、漁家、農耕、商戶場景,西側以“亭市有禮”為主題,打造鏤空景墻,讓游客體驗瓶窯的文化記憶。依托老街自身的5處非遺場館,培育發展包括風箏、紙傘、陶藝、玉雕等4處第二課堂,引入兩家文化研學單位,同時引入祖慶書院和電影院。先后舉辦“花傘市集”“非遺文化周”“大觀山蜜桃節”等系列活動。已引入老字號小 吃、特色餐飲、休閑咖啡館、 酒吧住宿等70家商戶,開業65家,能滿足消費者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等多種消費需求。
富陽達夫路步行街:民國風情文化主題一條街
位于“富春山居圖”實景地富陽的老城區,原名市心路,北接小鷹山,南至富春江,全長660米,是歷史悠久的核心街道之一,旨在打造郁達夫文化主題一條街。街區以民國風情為整體建筑風格,燈光照明以“收藏時光的底片,留住街區的光影”為設計主題,強化底層建筑騎樓空間與街道景觀空間,成為達夫路的特色元素。達夫路南段延伸是郁達夫公園,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照,踏著腳下的石板路,放目遠眺絢麗的江景,逛著沿街古樸的商鋪,濃濃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步行街配有浙江省老字號百貨大樓及物美超市、電影院、新豐小吃、老盛昌、菲滋披薩、文具店等業態,通過多樣化經營滿足各個年齡段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街區在認真落實疫情防控舉措的同時,推出折扣、滿減、增值卡、現金券、抽獎等營銷活動,使“邊逛邊玩邊買”成為消費市場新亮點。
建德嚴州古城步行街:古今輝映的鄉愁街區
由正大街、南大街、府前街、東門街、三星街和沿玉帶河風情街構成,與元代古城墻共同構筑旅游景觀區。沿街覆蓋店鋪320家。街區完整保存南宋州府街巷肌理,融合文化、文創、康養、旅居等多功能。街區重塑鄉愁記憶,建成12個沉浸式文化體驗場館,復建歷史牌坊18座。建成了美麗城鎮建設展廳、金石館、愿景館、清郵局、德文化實踐中心、杭州書房、浙大西遷建德辦學點等文化展示與體驗場館,定點展示嚴州風韻。依托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舉辦古玩集市、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十一”期間將推出音樂節、動漫玩偶、漢服巡街、文創集市和蝦燈、獅寶燈、竹馬、平頭馬、蚌殼燈、鯉魚燈、旱船等民俗展示。已引入省級老字號方順和燒餅、省級非遺嚴州府菜點制作技藝、建德豆腐包等特色手工類和文創類商業體,水滸主題民宿和勾起老底子記憶的嚴州三十一道也已入駐。街區建有“數字梅城”,實現梅城智慧商圈、智在嚴州大屏、數字文旅等應用場景。
建德壽昌中山路步行街:美食+民俗成就“壽昌味道”
位于建德壽昌鎮中心地帶,以“壽昌味道”為主題,設立餐飲、休閑、文創、購物等多樣業態,已入駐商家446家,其中美食餐飲類占50%以上,持續開發“壽昌味道”系列文創產品20余種。成立壽昌文化研究中心,修復10余處歷史建筑,植入高端民宿、特色餐飲、24小時書房、善孝文化等功能。建設舞龍文化廣場,推動舞龍、太極、書畫等表演藝術活動在周末和節假日常態化展示。打造“壽昌天宮”數字文旅IP。深化夜間經濟壽昌品牌。以“壽昌西湖”為核心區塊,聚焦美食、文化、民俗、體驗、懷舊主線,打造了“壽昌909”夜宵一條街,吸引省內周邊游客專程來打卡。同時打造“文化宵夜”,打造7080懷舊老街,設立壽昌百姓大舞臺,開展品茶聽戲、懷舊打卡、文化表演等系列活動。
淳安縣騎龍巷步行街:122級石階濃縮千島湖故事
騎龍巷是老排嶺(千島湖鎮曾用名)的發祥地,見證了淳安三代移民人的歷史,呈現了淳安的文脈、城市的客棧、市民的巷子。它所在的122級階梯,承載了淳安老城的全部記憶。因為整條巷子依山勢而形成,特別像一條龍蜿蜒俯臥,人們走在上面就像騎在龍身上一樣,所以叫它騎龍巷。在街區建設和改造過程中,堅持將歷史記憶和文化元素滲透在建筑立面、青石板路、石墨擺件上,讓新安文化扎根騎龍巷。街區分為文化孵化、旅游體驗、休閑意趣、美食主義四個業態。2020年以來,文創客廳、謙島書院入駐為騎龍巷注入新的活力。街區組織開展了“新春騎龍薈”“早春奇嶼市集”“騎龍夜市”等活動。整體打造了“千島湖的故事從這里開始”主題,以內容吸引流量,以創意創造人氣,打造“街巷文化”產品,助推“街巷旅游”發展。現在騎龍巷街區被納入千島湖城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構建山區、湖區、城區三區聯動創新發展格局。街區植入“湖包包”元素,增加游客體驗打卡點,打造“一鄉一品”特色業態項目,優選24個鄉鎮特色產品植入到騎龍巷街區,使街區成為千島湖傳統特色農產品對外展示的窗口。
城鄉統籌發展 文商旅共振
“綜合本次調研情況,我們發現,街區基本按照‘歷史有根、文化有脈、商業有魂、經營有道、品牌有名、數字引領、放心消費’的理念,依托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優化業態布局,強化人文支撐,努力提升購物體驗度、品牌集聚度、環境美譽度,增強消費吸引力、商業競爭力、街區凝聚力,充分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特色街區濃縮著城市歷史,集中體現著城市品質;它們與人們生活相融,是滿足人民對消費升級需求的落腳點。截至目前,杭州已有1條全國示范步行街(湖濱步行街)、3條省級高品質步行街建設試點(杭州中國絲綢城步行街、清河坊步行街、星光大道電影文化步行街)、1條省級高品質步行街建設培育(湘湖慢生活步行街)以及8條市級高品質步行街,形成了城鄉統籌發展、文商旅共振的多元層級的特色步行街強矩陣。我們鼓勵各個街區通過引進國內外品牌首店、旗艦店、體驗店的業態調整以及修舊如舊的環境營造等手段,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場景,逐漸成為人氣旺、特色強、有文化底蘊的特色商圈、特色街區,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助力”。
(記者 鄭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