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數升降間釋放中國經濟蘊藏的韌性和潛力
2021-10-08 11:34:2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編輯: |
2021-10-08 11:34:2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編輯: |
日前出爐的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6%,略低于50%的“榮枯線”,但高技術制造業PMI高于上月0.3個百分點,達到54.0%。這一先行指標升降之間,既折射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較為復雜的變化態勢,也同時釋放出中國經濟運行中蘊藏的韌性和潛力。
盡管遭受罕見疫情沖擊,中國制造業PMI已連續18個月保持在50%的臨界點之上的擴張區間,彰顯中國經濟持續穩健復蘇態勢。
“受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的雙重擠壓,9月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有所下降,生產指數、采購量指數等生產經營活動指標繼續回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不過,9月份制造業PMI雖有所回落,但仍徘徊在“榮枯線”附近。而從景氣面看,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2個高于臨界點,比上月增加2個,制造業多數行業較上月有所擴張——
裝備制造業PMI為51.8%,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保持在52%以上;
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4.0%,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至56%和54%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與制造業PMI回落相比,9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則重回擴張區間,達到53.2%,高于上月5.7個百分點,升至臨界點以上,尤其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等服務業恢復明顯。
專家表示,綜合PMI各項指標數據,高技術制造業PMI持續走高,非制造業景氣水平快速回升,彰顯我國在穩健復蘇態勢下經濟基礎更牢、發展勢能更強、后勁潛力更足。
近段時間,受疫情汛情和基數等多重因素影響,投資、消費等部分經濟指標增速均有所回落,但從前8個月數據整體看,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依然穩固——
“三駕馬車”運行穩健。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1%,兩年平均增長3.9%;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7%;
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9%,利潤同比增長49.5%,兩年平均增長19.5%。全國秋糧形勢仍然向好,有望實現豐收;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2%,均低于全年宏觀調控預期目標。
此外,前8個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13.1%,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1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9%……中國經濟“進”的勢頭依然不減。
近期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機構在其最新報告中均維持今年中國經濟8%以上的增速預測值,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依然看好。
展望后勢,雖然四季度中國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但一系列跨周期調節宏觀政策正在加力顯效,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恢復發展……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發力,不斷夯實中國經濟穩健復蘇基礎。
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將不斷釋放更可持續的增長勢能和潛力,繼續成為支撐全球經濟復蘇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