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上口的樂曲 古樸純美的山村
2021-09-27 17:25:27 | 來源:湖北日報 | 編輯: |
2021-09-27 17:25:27 | 來源:湖北日報 | 編輯: |
“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
9月26日晚,武漢歌舞劇院原創音樂劇《種在屋頂上的長春花》在湖北戲曲藝術中心上演。朗朗上口的樂曲、古樸純美的山村、本土風味十足的楚劇元素,令臺下觀眾如癡如醉。
這部劇,講述的是生動的脫貧攻堅故事——扶貧干部路瑤瑤和云水村村委會副主任李春天,依靠全村黨員干部的力量,以綠色家園建設為重要抓手,將昔日窮山惡水的貧困村變成世外桃源。但最初,劇名可不叫《種在屋頂上的長春花》。
總導演熊濤介紹,團里至少有30年沒演過農村題材的大戲,如何將接地氣的農村題材和唯美浪漫的音樂劇完美融合,是創排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其中,詞曲的磨合最為反復。一開始,借鑒了戲曲對農村題材的表達,唱詞對仗工整,乍一看挺不錯,可放在音樂劇中唱起來就“不對味”,只得推倒重來。
“詞曲沒過關,后面的排演就無從談起。”詞曲本子撕了一本又一本,最終主創們達成共識,借鑒西方音樂劇的成熟架構,詞曲要朗朗上口,是角色真情真心的自然流露。
為揣摸扶貧干部的真實心境、貼近農村生活,主創團隊多次赴武漢周邊鄉鎮實地采風。劇目原本叫《種在屋頂上的百合花》,但采風中,一位花農聽了直搖手:“種什么都可以,千萬別種百合!”原來,百合花期短,種百合根本不賺錢。
最終,劇團采納了這位花農的建議——改“種”月季,“月季一年四季都開花,又叫長春花!”
接了地氣,就有了人氣。武昌觀眾王女士現場觀看后,用“愉悅”來總結自己的觀看體驗:“這部劇既講好了脫貧攻堅的故事,又讓人不覺沉重,音樂也很動聽,編排得非常好!”
(記者 張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