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剩余財產分配順序及賬務處理
公司剩余財產的分配順序是:
(一)向清算組支付清算費用;
(二)向職工支付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
(三)繳納所欠的稅款;
(四)按股東的出資比例或持有的股份比例來分配剩余的財產。
二、公司清算財產怎么分配
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應當制定清算方案,并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公司財產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后的剩余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司財產在未依照前款規定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
三、財產分配可以不按出資比例嗎
《公司法》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四十二條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十一條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一)股東分紅的原則
新公司法第35條明確允許全體股東可以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第167條第4款亦允許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股利。具體由公司章程規定,公司章程就是公司的憲法。股東之間可以不按出資比例分取股利,出資90%的股東可分取60%股利,出資10%的股東可分取40%股利;也可約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一人一票的表決方式。
(二)股東的平等原則
股東依其持有股份平等地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原則。它是民商法當事人地位平等原則在股份公司法中的具體體現。
它要求股份公司的股東應在股份基礎上而非人數基礎上,平等地享有股息紅利分派、表決權和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平等地承擔出資義務。因人數眾多,相互聯系松散,重大事項都實行多數票決定原則,具體經營管理又委托給董事會等機關負責。因此,股東平等原則對于維護一般股東利益,防止董事、監察人或少數股東獨斷專橫,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