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費用分配率是指分配制造成本時采用的比率,即制造成本總額與生產各種產品的工人工資的百分比。在會計年度結束時,企業應根據制造費用的實際金額分配生產成本,并需要根據一定的分配標準確定分配率。
需要知道分攤金額,分攤標準才能計算分攤率。配送率=配送金額/配送標準;制造成本分配率=總制造成本各種產品的生產小時數(或生產工人工資)之和;本月成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的成本;成品單位成本=成品總成本本月入庫成品數量。
分配企業生產車間、分廠等各生產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以及固定資產的使用費和維修費。各生產車間和分廠為產品生產發生的間接計入成本按單位單獨歸集后,各生產單位生產的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在月末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配。
通常采用生產工人工時比法(或生產工人工時比法)、生產工人工資比法(或生產工資比法)、機器工時比法、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
在說完了制造費用分配率的計算方法以后,我們再來一起聊聊制造費用分配方法有哪些吧。因為這些不同的分配方法之間的計算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分別了解一下吧。
1.工作時間的比例
比例分配法生產時數法是一種根據生產工人的時間被各種產品消耗的比例來分配制造成本的方法。對于這種分配方式,審計人員應檢查企業是否有真實、正確的工時記錄。
產品的制造成本=產品生產工人的實際工作時間制造成本的分配率。
2.工資比率
生產工人工資的比例分配法法是根據生產工人工資在各種產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來分配制造成本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各種產品的生產機械化程度要大致相同,否則機械化程度低的產品工資會更多,承擔的制造成本會更多,而機械化程度高的產品承擔的制造成本會更少,從而影響成本分配的合理性。
產品應承擔的制造成本=產品生產工人的實際工資*制造成本的分配率。
3.機器工作時間的比例
這種方法適用于生產高度機械化的產品,因為這種產品的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成本與機器的運行時間密切相關。采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要有各種產品消耗的機器小時數的完整原始記錄。
審核員在審核利用機器工時比例分配法法分配制造費用的賬目時,應首先核實被檢查企業的機械化程度和機器工時記錄,查明企業是否適用這種分配方法,然后檢查數值計算的正確性。該方法的計算程序和原理與比例分配法生產時數基本相同。
4.年度計劃配送率
用這種方法,不考慮每月發生的實際制造成本,每月各種產品成本的制造成本按照年度計劃確定的計劃分攤率進行分攤。如果發現年度制造費用實際發生數與當年產品實際產量和計劃數相差較大,應及時調整計劃配送率。
這種方法適用于季節性生產企業,因為在季節性生產的企業中,月生產成本差異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產量差異很大。如果按實際成本分配,每個月單位產品成本的制造成本會有漲有跌,不便于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