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折現率是什么意思?
折現率,是指將未來因支付租金等可預計的現金流出量折合成現值時所適用的利率。《準則》規定,折現率只適用于承租人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用相關利率作為折現率確定租賃資產入賬價值時:假如承租人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應當采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折現率; 假如承租人無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則采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折現率;假如既無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租賃合同又沒有規定利率,則采用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這就是法律術語上所謂的“順序適用”。
新租賃準則折現率怎么確定?
一般來說,確定承租人的增量借款利率可以分成兩步:
第一步:確定基礎比率
承租人可以先根據所處經濟環境,以可觀察的利率作為確定增量借款利率的參考基礎。
常見的參考基礎包括,承租人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相關租賃合同利率、承租人最近一期類似資產抵押貸款利率、與承租人信用狀況相似的企業發行的同期債券利率等。
第二步:調整基準比率
根據承租人自身情況、標的資產情況、租賃期和租賃負債金額等租賃業務具體情況對參考基礎進行調整,得出適用的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
一言以蔽之
先找出基礎利率情況與承租人實際情況的差異,然后按照上文提到的影響因素對基礎比率進行調整,最終得到我們想要的租賃折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