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首先,無論何種類型的基金,基金規模都不宜過小。基金規模過小時,就會面臨被迫清盤的風險。根據證監會規定,基金凈資產連續60天低于5000萬元,或者基金份額持有人連續60天低于200人時,就會觸發清盤的條件。
此外,過小的基金規模下,基金還會遇到投資范圍較小、分攤費用較高、投研資源不足等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基金的規模就是越大越好。因為不同類型的基金適合不同的規模。
【1】貨幣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貨幣基金的流動性比較強,比如我們熟悉的余額寶,小金額就是靈活取用的,投資者每天的申贖都比較頻繁。如果基金規模大,那么就能緩解頻繁申贖對業務造成的影響。
【2】被動型基金:規模越大越好
被動型基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指數型基金,它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盡可能地減小跟蹤誤差,試圖復制指數。所以基金規模越大,申購贖回對凈值的沖擊越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增強型指數基金由于一般使用量化策略對指數進行增強操作,本質上屬于主動管理型基金,并不適用這一規則。
【3】主動管理型基金:30-50億規模最好
①基金規模過大,調倉時間長,這就會影響基金經理的操作靈活性。
②公募基金有“雙十規定”:一只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一個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所以說基金規模越大,基金經理管理的難度也就越大。
所以綜合來說,30-50億的規模對主動管理基金來說是比較好操作的,當然如果這個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很強,條件可以再放松一些。
【4】債券型基金:規模影響相對較小
與偏股型基金不同,債券型基金受到基金規模影響的程度沒那么大。
由于自身收益模式和交易性質的特點,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在債券交易層面往往具有更強的議價能力,資源也更加豐富。但這也并不代表基金規模可以無限擴大,不然可能造成無法獲取優質的債券而影響收益的情況。整體來看,在挑選債券型基金時,基金規模并不是最主要的考慮因素,還是需要根據情況逐一討論。
總的來說,不同的基金類型適合不同的規模大小,而且基金規模和業績之間并沒有直接的線性關系,我們在挑選基金時,不能僅僅依靠基金規模來判斷。
基金規模太大有什么影響?
首先基金規模過大會導致基金管理難度增加,其次基金規模過大會導致資金不能合理運用,基金規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在20-80億之間較好。
若基金規模過小時,權重股的漲跌對基金業績影響過大,增加了基金的風險,并且規模小的基金受到巨額申贖的沖擊較大,不利于基金業績的穩定性。
基金規模大為什么不好?
當基金規模過大時,需要配置更多的股票,可能會導致基金經理難以集中精力跟蹤每只股票,不利于基金經理調倉,操作的靈活性將不便。而且,基金的漲幅比別的基金也可能會小一些,或者市場下跌的時候,跌幅也會更大一些。收益和抗風險方面的表現也沒有規模適中的基金那么好。這就是規模超大的基金特別容易產生的問題。
當然基金規模過小也不是好事,因為權重股的漲跌對基金業績影響過大,增加了基金的風險,并且規模小的基金受到巨額申贖的沖擊較大,不利于基金業績的穩定性,另外規模小的基金也有清盤的風險。
相關推薦
- (2023-05-17)基金規模是越大越好嗎?為什么基金規模越大風險越小?
- (2023-05-17) 網商貸逾期還清后可以修復信用嗎?網貸逾期對個人的影響有哪些?
- (2023-05-17)pad和ipad是什么意思?iPadiPad2021價格是多少?
- (2023-05-16)長虹華意股票代碼是多少?長虹華意股票行情怎么樣?
- (2023-05-16)股市里烏云蓋頂和刺透形態的異同? 什么是刺透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