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將至,南京城正逐漸恢復常態化防疫管理下的生活秩序。
根據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相關通知精神,9月8日,南京市文旅局印發通知,提出全市文化場館、網吧、娛樂場所、演出場所和景區室內部分按照屬地管理和隸屬關系履行申請、報備等相關手續后,即可有序恢復開放。
從市民公園到美麗鄉村,南京文旅消費和旅游系統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同時,豐富假日文旅產品供給,激發即將到來的佳節文旅消費新熱潮。
演出市場,久違的劇場之光“回歸”
直到7月一輪較大影響的疫情出現前,南京劇場的觀眾承載量始終保持在90%。這一常態防控標準下,市場反饋給眾多南京一線劇場人的信息是,“比預期要好。”
據南京保利大劇院的負責人介紹,“從供給看,雖然國際項目暫時無法進入,但是原創項目在很大程度上順利‘接手’國際項目讓渡的市場空間;從需求看,南京越來越濃厚的演出氛圍,和不斷增加的南京文旅消費政府補貼,給了一線劇場人非常大的信心。”
根據《通知》,接待消費者人數不超過核定人數的50%,觀眾需間隔就坐。但南京各大演出劇院的負責人表示,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不會放松。“從劇場的消毒到劇場從業員工的疫苗接種,再到觀眾的入場登記等,這些環節都不會放松,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再度迎接文旅消費的回暖。
近日,記者聯系了南京一眾劇院劇場了解9月下旬起的安排,接下來的演出可謂好戲連臺,不少精品劇目紛紛準備以“滿弓”狀態登臺獻演。
9月12日,南京保利大劇院開門上演全景多媒體舞臺秀《奧特英雄銀河格斗——粉碎陰謀》,收獲好評;9月13日,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 正式開票,10天后將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上演;9月18日至19日,南京保利大劇院即將開演東野圭吾“神探伽利略”系列懸疑舞臺劇《圣女的救濟》,講述一對外人眼中令人艷羨的夫妻在完美濾鏡的背后,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的取舍不斷裹挾著他們,衍生出的一段愛恨情仇。
每年初秋,在中山陵音樂臺的森林仙境中聆聽一場高雅的音樂會,已經成為不少人的期盼。9月17日至9月21日,2021年第七屆南京森林音樂會如約而至,將在五天的時間里呈現五場精彩紛呈的音樂盛宴。記者了解到,森林音樂會邀請了“60后”到“00后”一線藝術家——指揮余隆、青年藝術家張浩天、大提琴演奏者歐陽娜娜將會同臺演出。另外,音樂會還將從演唱、演奏、舞蹈三個藝術維度打造森林藝術舞臺,陪樂迷們度過一個難忘美好的中秋。
戶外景區,防疫措施時刻“在線”
9月11日,是南京室內景區開放后的首個雙休日。
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熟悉的人聲鼎沸再次響起,游客來來往往,之前眾多閉門歇業的商業街店鋪全部開門迎客,又恢復了以往的熱鬧。
在夫子廟西牌坊的入口處,立著“快速預約、智慧游園”的牌子,上面是夫子廟官方平臺的二維碼。游客佩戴好口罩,“掃一掃”后填寫實名信息,即可快速預約,然后依次測溫、核驗健康碼,通過閘機口進入景區。
除了主要景區,夫子廟里的大成殿、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王導謝安紀念館等文旅場所全部恢復了開放,不時有游客前來,秦淮河游船也恢復了運營。如果市民游客要進入這些文旅場所,還要再次實名預約、測溫、查驗健康碼,戴好口罩進入,防控措施十分嚴格,絲毫不放松。
除了游客必打卡的南京夫子廟景區,南京玄武湖景區、鐘山風景區也已經恢復開放。另外,從9月3日起,響應市民需求,玄武湖景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將室外區域開放截止時間從原本的19:00延長到了20:30。
文博場館,文旅便民“有序”進行
“上周五,看到南京圖書館微信公號推送周末起恢復開放的信息后,周六一大早我就過來了,終天又可以來南京圖書館看書自習了。我們熟悉的城市又回來了……”市民蔣女士說。
據南京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圖書館在開放前已進行全面消毒。開放后,工作人員每天早、中、晚都會對書房進行消殺。為了確保書籍借閱的衛生安全,讀者歸還的圖書也會由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滅菌處理。
“科舉博物館從9月10日起恢復開放,今天接待的客流比剛開放時有所增加,我們也加大了防控和消殺力度。如果發現門口排隊的游客增多,會安排人手疏導。館內不得開展聚集性活動,一經發現我們將予以勸阻。”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社會服務部主任顧蓓蓓說。
而在南京六朝博物館,為一些即將結束的展覽申請了延期。六朝博物館工作人員說:“今年4月18日,‘東吳名將丁奉家族墓出土文物展’ 在南京六朝博物館正式展出,也是受到了很多文物愛好者的追捧。原本這個展覽是在7月底就要結束了,考慮到疫情的影響,博物館方面特意把這個展覽延期到9月中旬,讓南京市民‘不錯過’。”
政策“組合拳”,惠民助企捧出“禮包”
企業穩,經濟才能穩。面對疫情,南京快速響應,一方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以速度和溫度保障文化企業金融服務“生命線”暢通;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紛紛創產品、優服務、擴覆蓋,幫文化企業渡過難關,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蘇政30條”、南京市助企穩定發展“十項舉措”、玄武區助企紓困新“17條”……9月14日,在南京文化金融“三送三進”品牌服務之玄武區銀企對接活動上,助企政策宣講和文化金融服務產品介紹被搬上網絡直播,幫助中小微文化企業不出門通曉惠企政策,支持企業度過困難時期,激發創新活力。
比如,在“減輕困難企業稅收負擔”方面,玄武區助企紓困新“17條”規定,對受疫情影響的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游等行業納稅人以及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暫免征收第三季度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玄武區發改委服務業科科長楊芳表示,為了能讓遭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青山常在”,多方共同合力拿出真金白銀對企業“再扶一把”。“除了政策給力,也要讓企業辦事省力,為此我們還將一些區域性金融產品審批流程從‘串聯’ 改為‘并聯’,實現了貸款升級提速,企業貸款審批時間縮短到3至5天。”同時,玄武區還充分發揮金融產業協同發展聯盟、文旅融合發展聯盟、新街口商圈發展聯盟等平臺綜合優勢,舉辦系列活動,擴展消費領域,為中小微文化企業牽線搭橋,開拓更多合作場景。
“真是‘及時雨’啊,這下我底氣足了。”南京一家從事文創產品開發的負責人不禁松了口氣。今年上半年公司談下了一筆大訂單,可疫情期間資金周轉面臨困難,正愁“無米下鍋”。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團隊選擇了直播轉型,但沒想到一看就找到了解決難題的“金鑰匙”。
除此之外,為積極貫徹落實省政府“蘇政30條”關于鼓勵發放消費券的舉措,南京市將在中秋、國慶期間分三輪發放消費券。
9月13日公布的消息顯示,這三輪將總共發放5000萬元電子消費券,首輪投放9月16日20:00開始。有關詳情,南京都市圈城市市民可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聯云閃付、美團、抖音5家互聯網平臺查詢參與。
(記者 王婧 張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