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釉的方法有什么?
浸釉法,這種上釉的方法就是可以把釉藥很均勻的敷于坯體表面,即使再復雜的形體也不例外。同時具備了省時和容易操作的好處。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時為了使坯體能整個的浸入釉漿中,需要較多量的釉漿,因此并不適用與大型坯體。
通常是等整個坯體浸入釉漿時,約停2~3秒即可取出,若是嫌釉藥上的太薄。可以等到釉藥干后,再來一次,但是千萬不要在釉漿中浸泡過久以致釉上得太厚,形成燒成品時的釉層缺陷。這一種方法是陶瓷上釉方法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一種方法。
上釉是上色嗎?
上釉就是所謂在燒制陶、瓷器時首先應該燒制毛胚,燒好后拿出來上釉,然后再燒的一種方式。畫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澀,上好釉后則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蕩釉、噴釉、刷釉等。
陶瓷產品的生產過程是指從投入原料開始,一直到把陶瓷產品生產出來為止的全過程。它是勞動者利用一定的勞動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驟,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勞動對象,使之成為具有使用價值的陶瓷產品的過程。在陶瓷生產過程的一些工序中,如陶瓷坯料的陳腐、坯件的自然干燥過程等。還需要借助自然力的作用。使勞動對象發生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這時,生產過程就是勞動過程和自然過程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