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是什么?有關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的相關介紹,有需要的小伙伴快來了解下吧!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是什么?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在于:在世界范圍內,天主教、東正教、新教被統稱為基督教,都以“圣經”為經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稱公教,信徒稱其所信之神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岡教廷為自己的組織中心,以教皇為最高領導,實行“圣統制”和“教階制”。天主教的《圣經》有73卷,其中《舊約》46卷,《新約》27卷。
天主教堂中一般有圣母、耶穌、圣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職人員均為男性。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必須獨身。天主教不主張信徒離婚。天主教主要節日有復活節、圣誕節、圣神降臨節、圣母升天節等四大瞻禮。教徒在天主教節日和星期日到教堂望彌撒。在中國,基督教則專指“新教”,又稱為“福音教”或“耶穌教”。基督教不接受教皇的領導權,沒有自己的權力中心,廢除了天主教的教階制,認為教徒無需神職人員即可與神直接交通。
基督教《圣經》只有66卷,《舊約》中有7卷未收入。基督教堂中一般沒有塑像,只掛一個十字架。基督教的教職人員是主教、牧師、長老、傳道員。有男性,也有女性,可以結婚,基督教不主張信徒離婚。基督教主要節日有復活節和圣誕節。基督教節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禮拜。
許多人以為天主教和基督教沒有甚么分別,甚至基督教范圍內的基督徒也有同樣的看法,以為兩者之間非常接近,也有許多人以為基督教是從天主教分出來的新教,這種思想和看法是錯誤的。他們只注意到馬丁路得的改教運動產生了基督教,完全忘記自從耶穌降世一直到使徒時代,基督教便己經存在。天主教是使徒以后基督教日趨腐化的產物。事實上,在第四世紀羅馬王君士坦丁統治之前,在基督教里絕對沒有教皇這一種位分。
并且在第七世紀的初葉各教會才同意教皇作為教會中看得見的元首。所以我們縱使按最保守的講法,在第四世紀初葉以前根本就沒有天主教,因為天主教最大的特點是有教皇,基督教乃是早在基督時代便開始存在的了。
天主和耶穌是一個人嗎?
耶穌和天主是同一個人。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耶穌是太初之“道”,道就是神,“道成肉身”就是神成為人。耶穌同時具有完全的人性和完全的神性。天主是指天上稱呼主,耶穌是指地上稱呼主。因此說,天主和耶穌是一位。
耶穌(約公元前4年-約公元30年),是基督宗教里的核心人物,基督宗教認為他是《舊約圣經》中所預言的彌賽亞(救世主,基督),并且是三位一體中圣子的位格,常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根據《圣經》記載,耶穌出生于伯利恒(巴勒斯坦中部),三十歲左右開始傳道,三十三歲時在總督本丟彼拉多執政時受難、為了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并向門徒顯現四十天后升天,坐在全能天父的右邊,他必要在世界窮盡的審判之日在光榮中降來,建立榮耀的天國,給「善」帶來最后的勝利。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