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風吹麥田千重浪,又到一年“三夏”時。目前,小麥正處于成熟關鍵期,夏糧豐收在望,“三夏”農機化生產即將拉開大幕。為切實做好今年“三夏”農業生產,息縣農機中心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做好“三夏”小麥機收準備工作,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保障農機及農機配件的供應。息縣農業機械化技術中心提前走訪縣域內各農機經銷、維修企業了解拖拉機、播種機、旋耕機、秸稈粉碎還田機、噴霧機、插秧機農機具及零配件的準備情況,督促各經銷商和維修網點備足貨源,延長營業時間并開展“送配件上門”服務活動。
做好農機手技能培訓。培訓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在息縣“農機直通車”微信工作群推送相關技術培訓資料;線下舉辦培訓班對新購機的農民進行現場培訓;組織農機中心機關、農機技術推廣站和農業機械化學校相關技術人員共20人,分為4個小組,分別深入全縣各鄉鎮、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家中開展以機械化耕地、播種、施肥、植保、插秧、灌溉等技術為重點的農機操作、維修、保養指導和機收減損技術宣傳推廣,現已培訓農機各類操作人員16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
做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積極與中石化溝通聯系,建立“三夏”農機手專屬優惠臺賬,落實在加油機掛牌價基礎上立減3%的優惠,同時組建送油小分隊,開展送油上門服務活動;“三夏”期間為農機手免費推送天氣預報短信,提供“三夏”專題氣象服務。
做好“三夏”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組織8名農機監理員,分成4個小組,采取分鄉鎮包農機合作社的辦法,現場演示培訓了反光標識,累計深入11家農機合作社,為210臺拖拉機、160臺聯合收割粘貼了安全標識反光貼。為準備外出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發放《跨區作業證》累計300份。有效地解決“看見”和“被看見”的問題,提高安全作業意識。
做好跨區作業接待服務。通過設立4個跨區作業接待服務站,為本地和跨區來縣作業的收割機提供服務,并指派專人24小時值班,接聽投訴電話,及時處理作業糾紛。
“三夏”生產事關農業發展質量,事關安全穩定大局,事關息縣對外形象。息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為確保“三夏”生產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統籌做好“三夏”生產工作,縣委、縣政府成立了“三夏”工作專班,及時分析解決影響“三夏”工作的疫情防控、交通、氣象、用油保障、農資供應保障等問題,確保小麥適時收獲,確保秋作物適時播種,夯實全年糧食生產基礎。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農時不宜遲。目前,全縣小麥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糧食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越是到關鍵時刻,越要扛穩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面加強“三夏”生產的組織領導,想方設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全力以赴確保夏糧顆粒歸倉、秋糧種足種好,把“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在手”,為全國糧食安全大局作出息縣貢獻。(郝昱瑋 呂伶儀 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