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雙減”政策落地,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體育鍛煉,學校體育迎來發展的契機,落實體育家庭作業也具備了較好的客觀條件。如何發揮好體育家庭作業的育人作用?如何科學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一些學校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就讀于北京市上地實驗小學的甜甜(化名),在今年暑期完成了包括跳繩、跑步、游泳在內的多項體育家庭作業。在父母的科學指導與悉心陪伴下,甜甜終于突破了自己原先的運動“瓶頸”,開學測評時跳繩項目已達滿分,同時游泳速度也得到有效提升,如今她已能用蛙泳輕松游完1000米。
體育家庭作業是一門需要認真完成的作業,校方、家長可通過體育家庭作業幫助學生愛上體育、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體育家庭作業還可以讓體育真正融進學生的日常生活,成為學生健康的營養劑、親子關系的調和劑、師生關系的黏合劑。
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并明確了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如今,在中小學生的假期里,體育家庭作業已成為“標配”。
課業負擔減下去,體育作業加上來
早在2019年的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就強調,教育部以“一增一減一保障”推進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一增”就是增加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鍛煉時間;“一減”就是要把不必要的負擔減下來;“一保障”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確保“一增一減”能夠落到實處。
去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居家體育鍛煉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北京、深圳、武漢、烏魯木齊等地紛紛組織體育教師開展居家體育鍛煉指導。復課之后,居家體育鍛煉延續開展,成為當下體育家庭作業的重要形式之一。
“雙減”政策的重磅落地,讓學校體育工作再次迎來發展契機。“雙減”政策發布后,江蘇省南通市成為全國首批9個試點城市之一。記者了解到,新學期開始,南通市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就能完成學科類作業,南通師范學校第一附屬小學、南通市紫瑯第一小學等學校已開始實行“書包不回家”制度。學生的校外空閑時間增多,給予體育鍛煉更大發揮空間。
“教育部推出的學生健康促進行動,提出中小學生每天要保障兩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包括校內和校外各一小時,‘留體育作業’是最直接的做法。”王登峰表示,要把文化課作業減下來,把體育作業加上去。
據悉,今年以來,全國多地中小學已推行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山東省昌樂縣特師附屬小學的體育教師設計了用沙包練習單腿拋接物的作業,方便學生在家中完成;江蘇省鹽城市新都路小學布置了“線上微運動,等你來挑戰”作業,激發學生通過手機軟件完成作業;重慶市南岸區珊瑚魯能小學采取以跳繩為必修,以足球、籃球、體能為選修的模式,讓學生在運動內容上有更多選擇;廣東省南海外國語學校則傳承佛山當地特色,安排了傳統武術、舞獅、劃龍舟等傳統體育活動作為家庭作業。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體衛藝處副處長蒙小樹表示,體育家庭作業應視不同年齡階段,依據小學趣味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的原則分層布置,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雙減”的契機,積極作為,科學、精準地布置體育作業。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同樣認為,“雙減”政策的落地,給予體育教師巨大的空間,“如果說以前體育家庭作業難以普及,是因為體育學科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重視,那么現在則要看體育教師能否承擔起這份重任了”。
此外,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教研員牛曉認為,推行體育家庭作業制度,應大力整合校內外資源,“在‘雙減’政策背景下,以學生為對象、以社區為依托、以家庭為單位創新性開展體育活動。體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社區、俱樂部、青少年宮等資源,校內校外一體化,為學生提供體育服務”。
開辟學校體育工作的“第二戰場”
來自湖南長沙的侯女士,最近有些煩惱。她的女兒明年即將參加中考,但體育成績仍有待提升,身為家長,她希望女兒在體育作業上能夠得到更多更實用的專業指導,比如正確的跑步姿勢、運球技巧等,以增強運動效率。
對此,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體育教師李斌表示:“中考體育分數會直接影響到升學,因此體育家庭作業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尤為重要。中學體育教師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時,可結合當地中考項目,有針對性地布置練習內容,并根據學生自身情況給予充分指導,幫助學生提升體育成績。”
談到體育家庭作業的具體內容,王登峰提出:“從教育改革的角度來講,體育課不僅要教會學生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還要教會他們專項的運動技能。這些內容在課堂上教過之后,需要有課后的練習,才能真正熟練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
至于完成作業和交作業的環節,王登峰則認為,抗疫期間興起的在線教育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記者了解到,江蘇省鹽城市新都路小學、南通市實驗小學等多所學校采用“天天跳繩”軟件查收學生跳繩作業的完成情況。天津市河西區土城小學根據學生不同的體質情況,每日課后通過學校智慧體育平臺推送個性化的視頻體育作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三團中學、一八四團中學則分別通過keep軟件、釘釘打卡帶領學生在家完成體育作業。
技術能讓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與查收更加便捷,但好的體育家庭作業,在內容上仍需用心設計。江蘇省南通中學體育教師潘雪峰認為,體育家庭作業要具備科學性、便捷性、趣味性,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容易學會,且鍛煉效果明顯,讓學生能切實感受到自身進步,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此外,體育家庭作業還應考慮實情、落到實處。對此,吳鍵建議:“好的體育家庭作業,一是要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保證體育作業有針對性,可以補短板;二是要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包括居住環境、父母狀況等,保證體育作業的可行性;三是要保證家庭作業的持續性、經常性。”
“‘一刀切’的體育家庭作業不能有效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只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布置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體育家庭作業,才能真正達到鍛煉目的。”蒙小樹說道。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毛振明認為,體育家庭作業開辟了學校體育工作的“第二戰場”,意義深遠。“要把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作為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重要內容,長期堅持下去,讓學生養成隨時隨地體育鍛煉的習慣,家校體育共育,開創體育的新局面。”
親子鍛煉,讓體育家庭作業轉變成生活方式
在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家長的作用也尤為重要。總體上看,家長普遍支持體育家庭作業,但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往往缺乏剛性約束,容易被忽視,仍有部分家長認為體育家庭作業屬于校方工作,自己只是起到配合作用,加上一些家長自身不愛運動,反過來也影響了孩子鍛煉的積極性。
“我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至于他的體育鍛煉,我沒那么關注過。”來自西安的宋先生說道。他的兒子今年已升入高一,由于假期里頻繁使用電子產品,缺乏體育鍛煉,最近近視度數又加深了。
同樣是體育家庭作業,開學剛升入小學四年級的劉亦然(化名)每一次都認真對待。在父母的引領下,劉亦然4歲開始學習冰球,如今冰球已成為他的一項課余愛好,他也由此感受到了體育帶來的樂趣,養成了長期堅持運動的良好習慣。劉亦然的父母認為,運動給孩子帶來健康體魄的同時,也錘煉了他團隊合作的能力和敢于拼搏的意志。
“長期以來,很多人只是將體育作為鍛煉身體的一種手段。實際上,體育的‘育德’功能也非常重要。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說,‘完全人格,首在體育’。體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團隊合作觀念、頑強拼搏意志,讓學生學會尊重對手、遵守規則、追求卓越。”南海外國語學校常務副校長李西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潘雪峰提倡打造快樂的體育課堂,他認為:“體育家庭作業的重要益處之一,就是能使體育鍛煉逐步成為學生的日常,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當然,這些都得建立在學生喜愛體育家庭作業這一基礎之上。”身為一名體育教師,潘雪峰平日里會主動陪伴兩個女兒一起運動,包括障礙跳、接球跑、雙人拋接等,他將諸多游戲元素融于運動之中,讓孩子在運動的同時享受到快樂。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父母的運動行為和習慣,尤其是母親,對孩子運動習慣的養成影響重大。
“應鼓勵家長參與到孩子的體育鍛煉中,親子鍛煉對孩子是最好的激勵,尤其是處于低齡階段的孩子,和父母一起運動的效果最佳。”吳鍵認為,家長可通過體育家庭作業這一形式,主動陪伴孩子一同鍛煉,幫助孩子樹立起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及習慣,讓體育鍛煉從一門家庭作業真正轉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記者 胡茜茹)
凡本網注明"來源:高考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高考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高考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高考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