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6mqwi"></th>
<ul id="6mqwi"></ul>
<th id="6mqwi"></th>
  • <strike id="6mqwi"></strike>
  • 稻田在大地上蔓延開來 繪出一幅秀美田園畫卷
    發布日期: 2021-07-06 11:30:56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初夏時節,走進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國家級現代農業水田示范區,萬畝稻浪,碧波蕩漾。

    在秦家鎮盛昌種業試驗田里,北林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李連文正在為周邊的農民群眾講解田間管理的知識,農技培訓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農民鼓掌歡迎。像這樣的田間課堂,北林區農技推廣中心已經整整開展了10個年頭。

    一道道田埂,就像一個個田字格,記錄下這片廣袤黑土地上的科技農業、現代農業、設施農業以及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之路。

    農業新科技鍛造時代新農民

    “這個白色的罩子,就是我們推廣的性誘劑誘捕器,可以防治多種害蟲,關鍵是對植物和土壤無毒害、無污染,效果非常好。”李連文一邊走一邊介紹,“今年又是一個好年頭,如果田間管理跟得上,秋后豐收就是定局。”

    “農業技術推廣,要做到農民身邊,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干。”李連文說。

    但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的時候并不順利。

    “我種了一輩子地了,還用你們教我怎么種?”新華鄉的種田大戶王志軍曾表示不服。

    2015年的春天,王志軍第一次擴大種植規模,李連文就來到他的育秧大棚前。“你這個育秧大棚太小了,種的過密,稻苗容易得病。”李連文囑咐王志軍要注意秧苗管理,“一定要注意大棚里的溫度和濕度,及時做好通風煉苗。”王志軍聽了,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我年年都這么種,也沒出過啥事兒,不用你們瞎指揮。”

    眼看工作做不通,李連文留下電話號碼,憂心忡忡地離開了。一周之后,他就接到了王志軍打來的電話。

    “苗兒真的蔫了,咋整?”王志軍在電話里的聲音十分焦急,“每年都這么種,也沒出過這種事啊!”

    李連文立即趕到王志軍家的育秧大棚,查看苗情、排查問題,經過科學的指導,總算解決了問題。按照他指導的種田方式,王志軍家的水稻在當年獲得了更高的產量。

    這下王志軍徹底服了,“沒想到種個地,里面還有這么多門道。”現在他不僅成了北林區農機推廣中心的鐵桿粉絲,更成了遠近聞名的科技種田能手,每年的各類農技培訓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啊,得活到老、學到老啊,種地必須得學技術,沒有技術,就是抓瞎。”王志軍現在這樣說。

    王志軍只是北林區在開展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的許多農民中的一個,現在的北林區,圍繞“職業農民”開展的科技培訓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從“農業三減”到新技術應用,從新型農機再到航化作業,農民群眾對科技的認可與使用,讓北林區成為農業科技化的“樣板田”。

    從炕頭催芽到航化植保

    “過去開閘三四天,現在放水一袋煙。”北林區秦家鎮的農民這樣形容放水泡田速度。

    河夾芯子國家級現代農業水田示范區的建設,為當地群眾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收益。走進秦家鎮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水流潺潺,硬質化的農業生產道路和渠系,成為增產增效的堅實保障。

    “過去泡田時節,要等好幾天才能來水,家家站在田埂上盼望,有的農民急得滿嘴起大泡。”農民孫衛國告訴記者,“現在好了,在地頭一開閘,小半天功夫就放滿了水。”這里的農民介紹,種田真的是方便了,不僅用大棚集中育秧,還用無人機進行植保,秋天有聯合收割機,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

    在秦家鎮的集中浸種催芽車間里,上百個浸種箱排成排,可保障周邊幾十個村屯、一萬多畝田地的浸種催芽。自從有了催芽車間,北林區的農民已徹底告別了炕頭催芽的歷史。

    “以前催芽都是在自己家炕頭,冷熱不均,芽出得不齊。而現在集中催出來的芽壯實,栽到地里,強壯得很。”孫衛國嘗到了現代農業的甜頭,他還不斷地“吃螃蟹”,第一個使用航化作業進行無人機植保。

    “無人機是個好東西,做植保又快又好。”說到無人機,孫衛國豎起了大拇指。

    為了推動農業生產向現代化邁進,北林區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自2011年以來,累計投入14.25億元建設28個高標準農田項目,高標準農田達到155萬畝,每個村都建了專業無人機植保站,農民可得到上門式、管家式植保服務,北林區的農業生產插上了現代科技的翅膀。

    黑土地育出綠色新品種

    在寒地黑土核心區,有一個水稻品種聲名遠播,它叫“綏粳18”。作為黑龍江省農科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品種,集高產、優質、多抗、香粳型等特征于一身,2014年通過審定,當年就推廣了153萬畝,現已成為黑龍江省水稻第一大品種。它還是單品種轉化率最大的香粳稻品種,也是國內推廣速度最快的水稻新品種。

    2019年10月18日,中國糧食協會正式授予綏化市北林區“中國寒地香米之鄉”的榮譽稱號,讓北林區和“綏粳18”成為聯系最緊密的兩個名詞。

    北林區的寒地香米是歷經20多年研究培育、經國家審定的高緯度水稻新品種,是黑龍江省首個香稻品種,其獨特的自然清香和鮮糯口感,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它也成了北林大米的代名詞。作為寒地香米的發源地,北林區打開了向全國高端大米進發的大門。

    在興和朝鮮族鄉稻米香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展廳里,大幅監控顯示屏,不間斷地展示著水稻生長的全過程。作為北林區整鄉推進的農業示范區,該企業結合市場需求獨辟蹊徑,打響了“認購農業”的金字招牌。

    只需要下單訂購指定地塊,秋天就將收到自己家地塊里生產的大米;只要下載APP,就可以隨時查看自己家地里莊稼的長勢……全程綠色生產的種植模式,讓稻米香的“地塊認購”在北方掀起了一股熱潮。

    在北林區綠色食品展廳里,大米包裝袋上都有一個小小的二維碼。“只要掃描這個二維碼,這袋大米產自哪個地塊,是誰種植的,都一目了然。”北林區綠色食品協會副會長姜旭說,“這對消費者是一個保障,確保買到正宗的北林大米。”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能讓北林區的優質農產品賣得好,北林的農民帶上身份證和戶口本,走出田間地頭,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宣傳、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北林區首創了東北“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讓自己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在全國推廣。

    “見世面了,長見識了,聽到大家對北林大米的認可,也更有信心了。”雙河鎮西南村農民任來峰一邊在網上做著銷售直播,一邊笑著說,“我借助淘寶村播這個平臺,開始搞直播帶貨,平時也拍一些農業生產的視頻傳上去,大家都很歡迎。”

    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改變了農民對農業的認知,傳統的種植業,在互聯網的大潮里揚帆起航。

    農村新文化讓農民更文明

    “鄉村要振興、農業要發展,離不開農民這個根本。”濱北正大農業集團董事長任秀波這樣說,“要讓農民成為一個有尊嚴的職業,讓農村生活成為夢想里的田園生活,就要讓農村有文化氣息。”

    夜幕降臨,在北林區雙河鎮西南村正大稻田公園里,村里小劇團的成員們已經開始為今年的農民豐收節策劃節目了,自編自演的說唱歌曲《逛西南》受到熱捧。

    西南村,坐落在北林區雙河鎮幸福水庫旁,農業開發建設的幸福干渠在村旁迤邐而行,稻田公園就在村子的南側。濱北正大農業集團打造建設的稻田公園,也是北林區在建設田園綜合體、實踐農業三產融合過程中的一次探索和嘗試。稻田公園整合了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三大板塊,鏈接了水稻加工、市場營銷等環節,推動了稻田文化的宣傳推廣,為踐行鄉村振興趟出了一條新路。自從稻田公園落戶西南村,村屯環境便有了極大改善,對文化娛樂的追求也更有品位。

    現在村子像個大花園,村里的閑散勞動力幾乎都在稻田公園打工,有了額外的工資收入,農民的日子過得一家賽一家。

    初夏時節,稻田公園里游人如織,藍天白云下,如錦緞般的稻田在大地上蔓延開來,伴著稻花的清香,繪出一幅秀美的田園畫卷。

    (記者 程子龍 通訊員 李燃)

    關鍵詞: 稻田 大地上 蔓延開來 繪出一幅 秀美 田園畫卷

    推薦內容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无翼乌邪恶帝日本全彩网站| 国产免费插插插|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大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色婷婷| 皇夫被迫含玉势女尊高h|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黄色网址免费大全|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 岛国片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无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国产a一级毛片含羞草传媒| 麻豆安全免费网址入口| 国产日韩在线看| www.尤物在线|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91se在线视频| 在线观着免费观看国产黄| xxxxx做受大片视频| 日韩一级在线观看| 二个人的视频www| 深夜特黄a级毛片免费播放|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黄色aaa大片|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天堂岛在线免费看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日本在线观看一级高清片|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欧美h片在线观看| 大荫蒂女人毛茸茸图片| peeasian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