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6mqwi"></th>
<ul id="6mqwi"></ul>
<th id="6mqwi"></th>
  • <strike id="6mqwi"></strike>
  • 從“靠天吃飯”到“數字務農” 傳統農業大縣的“數字轉型”
    發布日期: 2021-07-06 11:44:26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氣象監測儀、植保無人機、山地軌道運輸車、智能分選機……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儒洞鎮西荔王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荔枝園,這兩年多了不少“黑科技”設備。前段時間收到氣象監測系統“有蟲害”的提醒后,果農們進行夜間精準噴藥、有效消除蟲害,為荔枝豐收提供了保障。

    這是陽西近年來不斷推進農業生產數字轉型的縮影。記者近期在當地調研發現,這個傳統農業大縣以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荔枝、程村蠔、羅非魚等特色農產品在生產、供應、銷售等環節加快數字化建設,農業生產在數字經濟大潮中不斷提質增效。

    2020年,陽西入選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面對數字經濟和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前景,陽西正在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一體化、專業化等方面“揚長補短”,以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從“靠天吃飯”到“數字務農”

    陽西縣程村鎮紅光村超過4萬畝的海上生蠔養殖場上,多個集氣象站和傳感器于一體的數據監測設備引人注目。養殖戶可以在陸地上網實時了解水體的鹽度、溶氧量、水溫等數據及風速風向等參數,改變了以往隔幾天就要出海檢查的管理模式。

    陽西縣的羅非魚數字農業產業園同樣裝上了水質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協助養殖戶進行更加科學、系統的養殖管理。廣東順欣海洋漁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振興說,這些新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環境變化后養殖戶掌握情況不及時、養殖品質參差不齊甚至容易死魚的情況。

    近年來,陽西在農業生產的關鍵環節改變原有憑經驗、靠人力的傳統作業模式,應用新裝備、新技術觀察、搜集、分析數據,幫助當地農戶實現智能化決策、精準化種養和標準化生產。

    目前,陽西已經建成了程村蠔、羅非魚、荔枝、東水山茶4個數字農業產業園。荔枝數字農業產業園內安裝了5G基站和十多套物聯網監測設備,水肥一體灌溉系統、植保無人機和無人車的投入提升了植保效率、精準控制農藥用量,降低人工成本約90%,節約農藥使用成本約40%。

    如何讓農戶第一時間了解市場供需情況,做到市場“需要什么種什么、需要多少種多少,需要什么產什么、需要多少產多少”?傳統農業多年面臨的供需難題也正在陽西的數字轉型探索中得到逐步化解。

    陽西建立農產品流通大數據平臺,依托互聯網平臺“一畝田”建立了荔枝、程村蠔的實時銷售大數據,整合銷售流向、銷售價格、銷售熱度等數據并進行綜合分析。陽西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許寧說,這些量化信息可以更科學地指導農戶對農產品生產做出決策,支撐供應環節產銷決策更加精準。

    “數字務農”的效果已開始顯現。2020年,程村蠔年產量6.8萬噸、產值約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5%和17.95%;羅非魚數字農業產業園里的羅非魚死亡同比減少約8%,銷售額同比增長約5%,養殖場電費也降低約10%。

    數字轉型背后有多重保障

    遠離珠三角發達地區的陽西,為何能在數字農業轉型上取得成效?除當地特色農漁產品具有較強資源稟賦外,關鍵在于黨政干部、職能部門和企業家主動作為、轉變思想,從人財物多方面加強保障支撐。

    陽西很多干部和農業企業負責人意識到,數字經濟的生產效率提升潛能高于傳統經濟,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才能有效提升傳統農產品競爭力。

    陽西縣委書記孫波說,當地主動出臺數字農業示范縣建設方案和發展行動規劃,2020年縣本級財政安排2億元專項用于農業農村發展,爭取到1.9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其中1.05億元專項用于農業農村發展。

    不少企業也積極參與數字農業建設,如程村蠔產業園的牽頭實施主體和建設主體均為當地企業,產業園全產業鏈升級的投入有一半是企業自籌投資。

    數字農業轉型還需要強大的“新基建”保障。近年來,陽西全縣8個鎮建成5G基站122個,所有數字農業產業園均實現5G信號覆蓋。記者在陽西數字農業產業園大數據中心看到,電子屏幕顯示著這些特產的種養范圍、銷售情況和加工視頻,長勢監測、氣象災害預警、病蟲害預警、采收管理、歷史數據追溯等生產服務一應俱全。

    中國聯通陽西分公司政企總經理黃子恒說,“空天地”一體化的數據采集體系采集海量數據后,有助于多維度構建農產品生長模型、病蟲害模型、災害預警模型等,可提升農業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為打造一支能使用新技術、新裝備的人才隊伍,陽西還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聯合設立數字農業研究所和博士工作站,同時推進機構改革,建立三農服務中心、農業科學研究所和農業經濟發展服務中心。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陽西數字農業研究所負責人夏寧說,研究所利用數字技術舉辦農業線上技術指導、網絡直播培訓,數字農業云講堂首期上架荔枝、程村蠔、茶葉、羅非魚、陽西海鴨蛋等5個門類20余堂課程,已培育9000多名農村人才和500多名新型職業農民。

    為適應新時期電商銷售,陽西還舉辦短視頻大賽、“短視頻+網紅”培訓班,成立網紅直播協會,扶持11家本土農業電商,培養了400多名本地“短視頻+網紅”達人。陽西縣副縣長黃科瑾說,這些“網紅”在特產店、田間地頭輪番推送短視頻、繪制漫畫故事,讓許多農產品在疫情期間由難賣轉為供不應求。

    未來“強鏈補鏈”需邁多道坎

    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要求,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以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何乘勢而上推動數字經濟和農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陽西不少受訪對象提出了“五化”目標。

    一是生產規模化。“土地、海域要進行適當的流轉,農業生產也要適當進行規模化的拓展。”孫波說,未來需要發揮黨委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組織協同、農戶參與生產的共同作用,適當擴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規模,適度出臺適應數字農業的貸款方案,緩解農業產業融資難問題,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

    二是裝備機械化。更好適應數字“新基建”布局,需要對現有數字化設備進行廣泛推廣應用,并研發生產更多匹配數字農業的精細化設備。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一方面既要改造現有農機設備以適應數字農業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研發服務數字農業時代的新設備,如無人駕駛農機設備、灑藥設備等,讓農機生產端優先匹配農業數字化。

    三是產品標準化。記者在陽西走訪中了解到,推行農產品數字化、標準化是加強質量監管、保障消費安全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有助于農產品品牌打造、實現品牌溢價。廣東海珠子蠔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文軍建議,要推廣利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實現特色農產品的全程跟蹤和溯源,提高消費者對質量安全的信任度,讓農產品生產、流通以及品牌推廣更有效率,從而拓展農產品的市場空間。

    四是三產一體化。除了生蠔養殖外,陽西縣程村蠔數字農業產業園也在拓展蠔油、海鮮醬等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依托程村蠔的品牌效應豐富當地的產品產出。孫波說,陽西正努力在農漁業領域打通數據鏈、重構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特別是推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打造人工魚礁區、風電融合區、休閑漁業園等以休閑生態和資源保護功能為主的養護型海洋牧場,更好地實現三產融合。

    五是隊伍專業化。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農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網絡技能,在農業數字化轉型中較難適應數字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信息化平臺,銷售過程轉向智能化的難度也較高。夏寧說,發展數字農業,迫切需要培養一支適應農業現代化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和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未來需要進一步推廣完善數字農民培訓體系,讓更多農民懂數字技術、數字種養、數字銷售、數字管理。

    (記者 詹奕嘉 鄧瑞璇)

    關鍵詞: 靠天吃飯 數字務農 傳統農業大縣 數字轉型

    推薦內容

    ?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热视频| 四虎成年永久免费网站|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欧美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黑人巨大人精品欧美三区| 女律师的堕落高清hd|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四虎在线免费视频| 野花香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 欧美性xxxx禁忌|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躁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女教师合集乱500篇小说| 不卡一区二区在线|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亚洲专区欧美专区| 欧美日本在线三级视频|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窝窝亚洲av网|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 波多野结衣痴女系列73|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在线日韩理论午夜中文电影|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新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片 | 免费黄色a级片|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又黄又爽的视频在线观看| 鸡鸡插屁股视频| 在线国产中文字幕|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夜夜嘿视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