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6mqwi"></th>
<ul id="6mqwi"></ul>
<th id="6mqwi"></th>
  • <strike id="6mqwi"></strike>
  • “時間銀行”:儲蓄時間 兌換服務
    發布日期: 2021-11-04 09:01:40 來源: 經濟日報

    在南昌市東湖區火神廟社區,“時間銀行”志愿者推著老人散步。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打開“時間銀行”,選擇“家務料理”,點擊“下單”,預約上門時間……家住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的陳秀英熟練地用手機呼叫志愿者上門服務。因腿腳不便、子女不在身邊,81歲的陳秀英在生活上時常面臨各種小問題。自從有了“時間銀行”,陳秀英已成功下單30多次。2019年底,南京市在247個社區試點運行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鼓勵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并按規則儲存服務時間,供其年老需要時提取時間、兌換服務。

    如今,除了南京,已有上海、杭州等更多城市引入“時間銀行”這一社區養老概念,“互助型養老”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歡迎。

    互助養老新體驗

    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空巢老人突破1億。獨居老人、農村留守老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無人陪護、就醫困難、缺乏慰藉等問題。如何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是應對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時間銀行’已成為社區養老互助模式的重要補充。”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陳功研究發現,目前全球30多個國家相繼建立了上千個名為“時間銀行”的組織機構,我國至少有200家機構從事相關實踐,一半左右由政府主導,還有社會組織和企業主導等形態,服務對象主要為空巢獨居高齡老人和殘疾人,也正在探索覆蓋全體有需要的社區居民。

    “時間銀行”到底怎么運作?記者進行了體驗。經過注冊、審核和線上考試,記者成為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一名志愿者。記者看到,在該平臺,志愿者和高齡老人可根據實際雙向下單。其中,志愿者可提供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急、學用智能手機等六大類共20余個服務項目,內容涵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記者觀察發現,上門送餐、幫助買菜、精神慰藉是老人們下單最多的服務項目。“老人很熱情”“服務很順利”“雙方態度很好”……進入“任務詳情”,高齡老人的累計服務次數和歷史評價一目了然。此外,“時間銀行”還為老人提供生命體征監測、協助床上移動、協助進食、壓瘡預防等17個專業服務項目。

    “‘時間銀行’重點幫扶對象是南京市80周歲以上空巢獨居老人、60周歲到79周歲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獨居老人、農村留守老人。”南京養老志愿服務聯合會會長史秀蓮告訴記者,目前,南京市已建設“時間銀行”服務點1327個,招募5.09萬名志愿者,直接服務5.11萬名老人,儲存服務總時長為124416個小時,兌換服務時長為121623個小時。

    供需失衡為哪般

    “當前,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陳功指出,在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社會化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的情況下,面向居家社區照護的護理人員短缺問題成為制約老年人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的主要痛點。

    在過去,由于種種原因,養老行業被貼上了“社會地位低”“升職加薪難”“技能提升不明確”“工作環境惡劣”等標簽。有著12年養老服務從業經歷的史秀蓮對此深有感觸。她表示,國內高校養老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總數低、流失率高,養老行業存在較大人才缺口,進入一線參與服務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互助養老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養老服務的隊伍。“不少‘90后’‘00后’通過志愿服務,增進了對養老行業的了解,改變了傳統認知,有的甚至跨行進入養老領域。”史秀蓮告訴記者,在南京“時間銀行”平臺上,18歲到39歲志愿者占比高達56%,40歲到59歲志愿者占比約為33%,60歲及以上志愿者占比11%。20歲的曾川是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與服務管理專業的學生。2019年,他注冊成為南京市鼓樓區“時間銀行”的一名志愿者,至今已累計服務30多個小時。

    “通過組織低齡老年人、年輕人等參與養老服務,擴大了供給人群,豐富了供給內容。”陳功表示,“時間銀行”通過數字化方式精準匹配老年人需求,引導志愿者就近就便服務,建立高效養老服務供給平臺,打通了居家養老的“最后一公里”。

    短期看,“時間銀行”解決的是買菜送飯、嘮嘮家常等小問題,但背后的長遠意義更值得關注。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歲到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這些“活力老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等優勢。

    陳功認為,從積極老齡化的角度看,“時間銀行”鼓勵低齡老年人改變過去單向受助者的角色,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把老有所為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提升了社會治理效能,是打造老齡社會治理格局的重要抓手。

    通存通兌有多遠

    與傳統銀行相似,“時間銀行”同樣面臨著“幣種”“匯率”“兌付”等困境。在A地服務存儲的時間,到了B地是否通用?兌換是否打折扣?外地工作的子女如何為遠在家鄉的父母兌換服務?隨著互助養老的推進,公眾關切的問題復雜且具體。記者調查發現,在各地“時間銀行”的推進中,相關從業者已注意到這一問題。

    對數據進行集中化管理,記錄、監督“時間銀行”運作,實現南京市內的時間貨幣通存通兌是南京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亮點。史秀蓮說:“我們秉持‘時間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不因服務項目有差異而人為設置權重,也不因各地經濟水平不同而區分貴賤。”據介紹,參照南京“時間銀行”運營模式,無錫、溧陽、柳州、洛陽等多地均已展開部署。“由于模式和標準相似,各地之間初步具備實現跨區域‘兌付’的基礎,但由于目前缺少‘時間銀行銀監會’這一監督機構,跨地區通存通兌仍有實際困難。”史秀蓮說。

    中銀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羊強振告訴記者,由于缺乏統一的定義和標準,大眾對“時間銀行”的接受度不高,有不少人持觀望態度,加上各地在政策體系、志愿者比例、需求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客觀上造成了落地難、落地慢的現象。“在具體合作中,我們在時間的記錄儲存規則上,秉持大方向一致的原則,力爭為實現通存通兌掃清障礙,解決‘時間銀行’碎片化的問題。”羊強振說。

    “助老實踐管理規范不統一、對于價值的計量標準不同,導致各地區難以形成規模化的‘時間銀行’助老發展模式。”陳功指出,“時間銀行”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信用工具,但由于頂層設計缺位,特別是缺乏統一有效的信用擔保機制與評價體系,使得“時間銀行”發展后勁不足,參與成員始終局限在小范圍內,難以形成高效統一的多元主體參與模式。

    毋庸置疑,實現跨區域、無障礙兌付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成員參與為老服務的熱情。在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全國性“時間銀行”能夠為廣大空巢老人建立新的服務渠道,也為數量龐大、異地打拼的年輕人提供一個“遠程盡孝心”的選擇。

    養老是全社會的事。陳功進一步指出,“時間銀行”不只是互助養老的形式,還是志愿與公益資源分配的平臺和手段,這對于打造守望相助的鄰里關系、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實現高質量的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經濟日報記者 康瓊艷)

    關鍵詞: 銀行 服務 老人 志愿者 養老

    推薦內容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男黄GAY片免费网站WWW| jizz中国jizz欧洲/日韩在线| 色妞视频一级毛片|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波多野结衣被三个小鬼|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 亚洲视频456|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天天射天天操天天色|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香港国产特级一级毛片| 大美香蕉伊在看欧美| 一级毛片aaaaaa视频免费看| 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男女爱爱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日本高清免费看|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黑人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xxxwww欧美性| 日本在线观看a|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极品美女一级毛片免费| 免费看成年人网站|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 蜜桃成熟时1997在线看免费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16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