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6mqwi"></th>
<ul id="6mqwi"></ul>
<th id="6mqwi"></th>
  • <strike id="6mqwi"></strike>
  • 直播電商購物風頭正勁,消費者需謹防四大“坑”
    發布日期: 2021-11-12 16:30:00 來源: 羊城晚報

    金項鏈原價一萬三 直播間1999.99元?踩“坑”了

    羊城晚報記者 董柳 通訊員 戴瑜霞 劉夢薇

    原價1.3萬元的足金項鏈,直播間僅花1999.99元帶回家?遇到此等“好事”的消費者阿華(化名)一度后悔莫及。廣州互聯網法院11日表示,已審結這宗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近年來,電商直播逐漸在各大網購平臺占據重要席位,在直播間先領專屬優惠券再下單、聽主播講解商品屬性和優點再下單的消費方式已成為不少網民的新消費習慣。但實際上,直播電商購物背后也有一些“坑”,阿華就是踩“坑”者之一。

    案例

    看完直播下單 拿到手黃金項鏈不到3克

    今年5月2日,阿華在看直播時發現,某珠寶店正開展黃金項鏈“秒殺”活動,主播邊展示黃金項鏈邊口播:“黃金三條九項鏈,準備好,福利1000單,18寸的鏈子,原價一萬三,任何地方都是一萬三,限購每人一單”“今天,9999不要,6999還不要,3999還不要,1999上車!”直播過程中,主播并未陳述項鏈的重量。阿華觀看直播后,便參與了該“秒殺”活動,于當晚9時在“某珠寶店”購買了案涉項鏈,并支付了1999.99元。

    隨后,阿華收到的實物為帶有“足金鳳尾鏈”標簽的項鏈,并附有貴金屬制品檢驗證書,證書顯示檢驗結果為:主體金(Au),純度足金,總質量2.48克。

    阿華表示,其購買前并未詢問該項鏈的重量,而是根據主播“原價一萬三”的陳述結合金飾的市場平均價格估計項鏈重量,但收到商品后發現僅有2.48克,故認為“某珠寶店”虛構了原價,對其構成欺詐。阿華于是向廣州互聯網法院起訴,要求該珠寶店支付三倍賠償金5999.98元、案件受理費由珠寶店負擔。

    阿華提起訴訟后,該珠寶店向阿華退款1999.99元,阿華也向珠寶店退還了案涉項鏈。

    商家被判欺詐 賠付消費者項鏈價款三倍

    那么,涉案的“某珠寶店”的行為是否屬于欺詐?

    法院審理認為,在網絡直播營銷中,消費者了解商品的方式主要是直播營銷人員(俗稱“主播”)通過視頻直播展示商品并口頭陳述相關商品信息,主播在直播過程中應對其展示和口頭陳述的內容引發的法律后果依法承擔責任。

    本案中,“某珠寶店”的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由該店員工開展,案涉商品亦由該珠寶店銷售,主播在直播過程中的陳述引發的法律后果應由該珠寶店承擔。

    法院指出,引發爭議的主播陳述內容為案涉項鏈“原價一萬三,任何地方都是一萬三”。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有關條款解釋的通知》中定義,“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促銷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果前七日內沒有交易,以本次促銷活動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虛構原價”是指經營者在促銷活動中,標示的原價屬于虛假、捏造,并不存在或者從未有過交易記錄。

    經辦法官曹鈺表示,在案涉直播中,主播稱案涉項鏈原價為13000元,但“某珠寶店”陳述主播所稱的上述“原價”實際上是實體店的標簽價,并未提交證據證明該商品在其網店曾經存在符合上述定義的“原價”,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法院認定上述主播在直播中所稱的案涉項鏈“原價一萬三”并不屬實。該所謂的“原價”與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差異巨大,是主播吸引消費者參與直播間“秒殺”活動的重要內容,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有明顯影響。主播在直播過程中陳述該虛假內容使阿華陷入錯誤認識進而購買案涉項鏈,應認定為欺詐行為。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廣州互聯網法院判決:被告“某珠寶店”向原告阿華賠償案涉項鏈價款1999.99元的三倍即5999.97元;駁回阿華其他訴求。目前,該判決已生效。

    統計

    涉直播帶貨糾紛案件

    消費者購物投機性較強

    據廣州互聯網法院統計,近年來,網絡直播帶貨糾紛數量迅速增長。從該院近兩年來的案件受理情況看,涉網絡直播帶貨糾紛案件呈現五大特征:

    一是案件標的額跨度較大,從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近兩年來,廣州互聯網法院受理的相關案件平均標的額為10.9萬元。

    二是案件標的物類型新穎,其中“云賭石”案件占比較高。從糾紛所涉商品類型來看,除電子產品等日用品外,部分具有新穎性的物品,如“原石”,開始成為直播帶貨的標的物。

    三是消費者購物的投機性較強。部分消費者存在以低成本搶購高價值商品的心理。比如,在涉“云賭石”案件中,消費者常因購買的“原石”在解開后不符合心理預期,致其風險投資的目的落空而引發退款糾紛。

    四是主要訴求為要求返還購物款并賠償合理費用支出。相關案件常為消費者以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或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糾紛起訴,部分案件的訴訟請求為要求商家發貨,而占比較高的訴訟請求為要求返還購物款并賠償合理費用支出。

    五是被告主體多元化,不同案件要求擔責主體不一致。部分案件將銷售商單獨列為被告,要求銷售商履行合同義務;也有部分案件將帶貨主播單獨列為被告,將其視為銷售商并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另有部分案件將帶貨主播與直播平臺列為共同被告,要求兩方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提醒

    直播購物常見四大“坑”

    注意保存憑證以便維權

    廣州互聯網法院法官麥應華介紹,直播電商購物常見的問題有四類:一是部分商家或主播存在虛假、夸大宣傳,商品存在質量差、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問題;二是部分商家或主播為逃避平臺交易安全監管,誘導消費者私下轉賬交易,發生糾紛后就“人間蒸發”;三是消費者在直播渲染的氣氛下沖動購物、大額消費,后續面臨退換貨不及時,導致購入大量無用商品的窘境;四是直播帶貨營銷模式與主播本人密切相關,經營者主體不明確,消費者無法確認維權對象,維權成本高。

    就直播電商購物中的“坑”,廣州互聯網法院發出三點提示:選擇正規交易平臺,并在平臺鏈接內下單;理性消費,避免盲目跟風,下單前可向主播詢問商品的來源、功能、質量、效果及價格等情況,全面瀏覽商品評價、歷史價格和功能表述等相關信息,尤其需注意在頁面角落用小字標注的“特別提醒”;注意保存好直播視頻、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等相關證據,便于依法維護權益。

    關鍵詞: 直播 主播 商品 消費者 項鏈

    推薦內容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换朋友夫妇2| 怡红院视频在线|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亚洲白色白色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三上悠亚ssni409在线看| 欧美成人天天综合在线视色|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麻豆网神马久久人鬼片|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FREESEX潮喷| 免费一级黄色毛片|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 成年日韩片av在线网站|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 国产黄三级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中文字幕第15页| 欧美xxxx18动漫|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不卡av电影在线| 日韩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2021国产麻豆剧|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四虎最新永久免费视频| 免费网站无遮挡| 国产熟女高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