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2月16日傍晚,北京2022年第一輪集中供地首日成交收官,除一塊地流標外,9宗地塊底價成交,總計成交金額為207億元。據悉,2月17號將有8宗土地進行競價。
“與2021年相比,今年北京土地供應工作啟動較早。朝陽、豐臺、石景山等區域的土地收到多家房企競價報名,其中,朝陽2宗土地、昌平生命科學園三期、經開舊宮鎮4宗地塊受關注度較高,收到5家以上報價。”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保利發展、北京城建、首開股份等企業參與熱情較高,這與穩健型房企的資金狀況相對較好有直接關系。此外,年初獲取的地塊有機會在年內形成銷售儲備貨值,也成為房企關注本輪土拍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2年首批18宗土地,共吸引22家房企(房企參與宗地不重復計算)及聯合體參與報名,國企和央企依然為主力,此次土拍,聯合體報名明顯少于去年。”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昌平生命科學園地塊獲得報名企業數最多,共有10家房企參與,另一大熱地塊朝陽崔各莊地塊有8家房企報名。
“從第一輪集中供地項目看,整體土地位置都不錯,部分地塊屬于稀缺地塊。”張大偉表示,鑒于此,華潤置地、中海地產等央企依然是拿地大戶,去年拿地較多的首開股份等企業的參與則相對有所減少,整體土地市場有復蘇跡象。
在張大偉看來,復雜的競拍規則,體現了北京對土地市場落實“一地一策”的精準管控,從競價首日成交結果來看,土地市場分化依然非常明顯,企業出價分布不均衡,房企并未完全走出資金壓力困境,參與企業數量明顯不如2021年第一輪集中供地。
但與2021年后期兩輪集中供地相比,此次北京第一輪集中供地成交明顯復蘇。“開年拿地,項目年內就可以回款,所以房企相對積極。”張大偉表示,此外,北京樓市去年年底以來整體有復蘇跡象,月均二手房成交量恢復到1.3萬套至1.5萬套,市場穩定的背景下,開發商也開始增加拿地。(證券日報)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降準會對股市造成哪些影響?降準對老百姓意味著什么? a>
- 股權投資指的是什么意思?股權投資具有哪些特點? a>
- 股權籌資的優點有哪些?股權籌資的缺點有哪些? a>
- 股票為什么復盤目的是什么?股票復盤的具體步驟流程 a>
- 優先股屬于什么會計科目?優先股和普通股有什么區別? a>
- 注冊制股票的含義是什么?注冊制股票漲跌幅限制規則 a>
- 申請留學貸款需要什么材料?留學貸款額度最高是多少? a>
- 什么樣的基金算是好基金?好基金的標準要求是什么? a>
- 理財保險是怎么賠償損失的?理財保險不想交了可以退嗎? a>
- “萬歷文物主題特展”明起開放,世界僅此一頂的“金翼善冠”亮相 a>
- 染發=整容?2023最火“發色模板”,顯白洋氣不挑人! a>
- 開放式基金指的是什么?開放式基金贖回有限制嗎? a>
- ipo上市指的是什么意思?企業上市前財務要做什么? a>
- 公司發行債券指的是什么?公司發行債券需要什么條件? a>
- 投資滬市好還是深市好?股票滬市和深市有什么區別? a>
- 股東退股需不需要交稅啊?股東退股評估資產的方法 a>
- 股東退股怎么清算賬目?股東要退出資金如何返還? a>
- 通達海(301378):業績短期承壓,AI賦能智慧法院有望打開廣闊空間-2022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點評報告_世界熱訊 a>
- 600開頭股票屬于什么板塊?上交所與深交所有什么區別? a>
- 深圳成指指的是什么意思?綜指和成指的區別是什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