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的冰層包含了地球上百分之六十的淡水,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理解的三千萬立方公里的冰。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所有這些南極冰層完全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58米。
"東南極洲的冰層儲存了大量的水。這意味著這是未來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可能來源--如果東南極洲的冰全部融化,則高達53米--并被視為未來海平面適應規劃中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挪威科技大學地理系副教授伊琳娜-羅戈日娜說。
南極洲的大部分融化/冰雪損失是通過海洋驅動的冰架融化和冰雪撞擊發生的。她說,這反過來又導致了陸地上的冰流加速,更多的冰被排入海洋,在那里被融化/結冰所侵蝕。
這也可能是在過去的溫暖時期造成更大的冰損失的原因。在格陵蘭島,這兩個過程約占所有冰損失的65%。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冰都需要融化才會產生重大后果。
來自NTNU的研究人員是一組檢查南極洲東部毛德皇后地冰層的科學家之一。結果顯示,這個冰原區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很大的變化。當研究人員試圖更多地了解地球的氣候以及它是如何變化的時候,這一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Rogozhina的小組研究了南極洲東部的冰層和幾千年前發生的融化。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志上。
美國研究員Nat Lifton在東南極洲Heimefrontfjella的Cottontop山前。他正在尋找可以收集和分析宇宙學同位素的石頭。這輛六輪皮卡用于將研究人員從他們所在的南極研究站運送到他們不同的野外地點。
南極洲的冰層分布不均,也不均勻。在西部,冰原的很大一部分位于海平面之下,深度達2500米。這使得它非常容易受到海洋變暖的影響。相反,東部的大部分冰原直接位于陸地上,高于海平面,這意味著它對海洋的影響不太敏感。
南極洲東部的這個冰原區在過去比現在要薄,而且也不是特別久遠。事實上,它在上個冰期結束后更薄,當時大規模的冰原曾覆蓋北美、北歐和南美南部。當這些冰原融化時,它們使海平面上升了100多米。
"從我們在研究中提出的證據中,我們得出結論,毛德皇后地的東南極冰蓋也在9000年至5000年前,在我們稱之為中全新世的時期,沿著其邊緣迅速融化。"Rogozhina說:"在這個時候,世界上的許多地方經歷了比現在更溫暖的夏天。盡管東南極冰蓋對全新世期間的溫暖的這種反應并不完全出乎意料,但相信遲鈍的東南極冰蓋能夠如此迅速地變化,仍然是困難和令人擔憂的。"
很難為這種行為找到一個簡單易行的解釋,也很難確定融化發生的確切時間,這主要是因為世界這一地區的條件有時相當荒涼。
但是研究人員找到了揭開這一謎團的方法 - 到很高的地方去收集巖石。
研究員Nat Lifton和登山向導Carl Lundberg尋找合適的巖石樣本。
研究小組檢查了毛德皇后地各種nunataks的巖石是否暴露于宇宙輻射。
"nunataks是穿過冰層的山。"NTNU地球科學和石油系的教授Ola Fredin說:"我們已經訪問了nunataks并采集了樣品。"
研究人員在nunataks的巖石中檢查不同的同位素,或變體,如氯、鋁、鈹和氖。在宇宙同位素的幫助下,他們可以計算出毛德皇后地的冰層在地質時期有多高。Fredin將此比作使用油尺來測量汽車中的機油水平。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可以說明巖石暴露在宇宙輻射中的時間有多長。然后,他們還可以說一說巖石在冰的保護層下有多長時間了,因此沒有吸收任何宇宙輻射。
為此,他們使用來自不同地區的數據并進行各種計算機模擬。研究人員還認為,他們有望找到上個冰期結束后,南極洲東部的冰層部門立即變薄的原因。
"我們認為,由于更高的、區域性的海平面和從極地地區的海洋深處上升的更溫暖的水,滲透到冰緣下并從下面融化,冰層變得不太穩定。這導致了大型冰山的破裂,加速了冰塊從陸地向海洋的移動,這反過來又使冰原的內陸部分變薄。"Rogozhina說:"這個過程類似于山坡上的房子失去了支撐基礎,開始向山下滑動。"
簡而言之,南極洲東部冰原上不太穩定、流動迅速的部分,即所謂的冰架,漂浮在海洋上,更容易被打破,這反過來導致冰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變得更薄,從地質學角度講,即幾百年到幾千年。
宇宙輻射也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弄清冰覆蓋一個地區的普遍程度。研究人員也對此進行了調查。
結果顯示,毛德皇后地的冰層沿海岸線厚是最常見的。但在更遠的大陸上就不一樣了,那里的山峰突出于冰面,土地可能有幾千米高。
Lifton說:"我們發現,在過去100萬年中,毛德皇后地沿岸的陸地有75%到97%的時間被冰覆蓋。"
他是另一項研究的一部分,該研究的結果也發表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志上。這個小組檢查了來自毛德皇后地幾個不同地區的巖石,發現了巨大的變化。
Fredin說:"與沿海地區相比,大部分時間都被冰雪覆蓋,我們發現在大陸更深處的山頂上,只有20%的時間被冰雪覆蓋。"
因此,冰層的厚度和運動速度在較長的時間內有很大的變化,而進一步進入大陸的山脈似乎是動態海岸和進一步朝向南極的冰層之間的一個重要分界,后者的厚度變化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