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11”網購節期間,許多人的手機頻繁收到營銷短信。隨手打開短信收件箱,映入眼簾的幾乎全是各式各樣的商品折扣信息與推銷廣告。盡管這些信息的末尾常常會加上一句“回TD退訂”,但是,在不少人的經驗中,之前回復過再多次“TD”,營銷短信還是會如期“轟炸”手機。對此,廣大消費者雖然不堪其擾,卻也無能為力。
遙想當年,微信等即時通信軟件尚未興起時,手機短信曾經是我們和親朋好友互相聯系的重要途徑。發短信時,我們字斟句酌,生怕發給別人的信息有失體面周全,收到短信,我們也會仔細閱讀,視之為基本的社交禮儀。盡管偶爾也會收到幾條廣告短信,但那時的我們沒有想到:多年以后,短信收件箱竟然會被營銷短信徹底占據,淪為讓人覺得點開都嫌煩的“信息垃圾場”。
針對“雙11”前夕營銷短信泛濫的不良現象,《北京晚報》等多家媒體都在近期對普通消費者展開了采訪調查。在相關報道中,有消費者表示,自己回復了半天“TD”,之后還是會以每天十余條的頻率收到各種營銷短信;還有消費者反映,同一個商品品牌會以不同平臺的名義,接連發送四五條內容相似的廣告信息。顯然,營銷短信對多數用戶而言都是折磨,而非商家想象中的激勵。對此,監管機構還應及時關注用戶“痛點”,對營銷短信作出有效規制,為公眾的短信收件箱“瘦身”。
其實,早在2016年送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就提出:“未經消費者明確同意或者請求,經營者不得向消費者的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通訊設備,電腦等電子終端或者電子郵箱、網絡硬盤等電子信息空間發送商業性電子信息或者撥打商業性推銷電話。”然而,在實踐中,我們很少看到商家主動去征求用戶的同意。恰恰相反,“回TD退訂”實際上是要求用戶明確拒絕,商家才(有可能)停止發送營銷短信。
這種做法,將商家主動征求用戶同意的義務,變成了用戶主動拒絕商家的義務,一來一回之間,讓商家占到了不少額外便宜。這與《實施條例》的立法意向正好相反,顛倒了權利與義務的主體。雖然《實施條例》尚未正式通過,無法直接約束商家,但面對泛濫的營銷短信,電信服務商與監管機構還應積極采取對策,而不應對用戶“吃啞巴虧”的情況坐視不理。
泛濫成災的營銷短信,帶來的危害遠不止是讓人心煩。在“精準匹配到人”的廣告分發機制背后,用戶隱私信息遭濫用的風險更加值得警惕。對此,電信服務商和監管機構還應拿出應有的擔當,果斷處置違規企業,使其付出代價,體會到“切膚之痛”,從而更完善地守護手機用戶的合法權益。
推薦內容
- 每日聚焦:江蘇豐縣開辦職工書法公益大講堂 a>
- A股年報展現“靠得住的增長” 快資訊 a>
- 超五成行業利潤改善!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來了|天天觀速訊 a>
- 大學生旅游:既愛“走馬打卡”也愛“沉浸體驗” 全球資訊 a>
- 4月27日基金凈值: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最新凈值0.6524,漲3.95% a>
- 業績超預期 環比凈利潤跑出“加速度” 近千份A股一季報實力詮釋“開年就起跑” a>
- 暢物流穩投資 交通“大動脈”復蘇強勁 a>
- 中小企業增長勢頭向好 a>
- 環球速讀:能源保供能力穩步提升 a>
- 向“數智”要動能 開辟增長新空間 ——從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感受行業新風向 a>
- 世界訊息:電報解讀|比亞迪一季度財報表現優異 市場焦點關注巴菲特持倉節奏 a>
- 天天視訊!綜合型環保企業朗坤環境(301305.SZ)擬公開發行6089萬股 5月11日開放申購 a>
- 財報公布后Meta(META.US)漲超14% 扎克伯格身價暴漲110億美元 當前速看 a>
- 券商晨會精華 | 境內長途游出行旺盛 關注長假消費熱點催化 世界播報 a>
- 新版本“恐慌指數”帶來新信號:通脹數據和美聯儲決策對美股影響力正在減弱 當前視訊 a>
- 五一假期全國露營天氣指數地圖出爐 看哪里適合原地“躺平” 當前關注 a>
- 【天天聚看點】五一集結號丨3倍力度備貨備人 餐飲預訂高峰提前 a>
- 世界熱頭條丨日本月球著陸器失聯 a>
- 五險一金具體指什么_觀察 a>
- 今日快看!一季度新接船舶訂單量同比增5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