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的開學典禮不在9月1日,而在9月3日呢?為什么我們的典禮不在禮堂,不在操場,而在烈士紀念塔下呢?”安徽潛山野寨中學學生王紫睿在10月14日舉辦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現場提出這個問題。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這所中學為了銘記英烈,每一屆新生都會在老師和教官的帶領下在紀念塔前宣誓。這樣特別的、意義深刻的活動,在這所學校經常舉行。
(資料圖片)
在學校活動熏陶和學長學姐們的宣傳下,王紫睿加入了軍武社。不久后,她獲得了代表安徽省參加第八屆全國學生軍事訓練營的資格,在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訓練了14天,參與了醫療救護、定向越野、實彈射擊等多項活動。
14天訓練,王紫睿用一個字形容:累。軍服上都是汗水留下的白印,皮膚也黑了兩個色號。但經過刻苦努力,她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結束訓練。
今年,安徽潛山野寨中學762名畢業生中133人報考軍校,最終有20名學生被軍校錄取。
“在我校,報考軍校的學生是其他學生的‘偶像’,同學們常常相約操場鍛煉身體,也總會聽到同學們暢想著未來的軍校生活。”該校教師葛徐棟說。
7月16日,考上軍校的學生們相約回校,在聊天時說:“我們這么多人考入軍校,寫一封信告訴習近平總書記,總書記一定很高興。”說干就干,20名同學的心聲就這樣從野寨郵政局飛到北京。
“沒想到8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真的回信啦!”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后,王紫睿的內心又激起層層漣漪,自小在家人的影響下,她就對軍旅生活充滿向往。
于是她堅定決心,要考取國防科技大學。當有人問她,未來報考了軍校,就不能像普通女孩一樣化妝、穿漂亮的裙子,會遺憾嗎?她回答說:“不會,在我看來,武裝比紅裝美!”
中學生王紫睿不愛紅裝愛武裝,立志投筆從戎,比她大幾歲的大學生羅杰同樣有著堅定的信念,他決定走進大山,為孩子們送去溫暖和希望。
幾年前在四川大學青春歌會的舞臺上,來自大涼山的彝族學生與支教老師——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羅杰,演唱了《大山的約定》。他們約定,將來要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到支教老師工作的城市繼續深造。
2016年,羅杰經過層層選拔,成為四川大學第十八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前往大涼山開展支教。由于大涼山地處偏遠,孩子們走出大山了解外面世界的機會較少,學校課外讀物也較少,很多學生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
有一次羅杰帶著一本課外雜志來到教室,雜志的封面是“未來城”,吸引了很多同學的關注。課后,孩子們叫住了他,借閱了這本書。在很短的時間內,全班同學把這本雜志看了個遍。
看到孩子們對課外圖書這么感興趣,羅杰和隊員們決定為孩子們打造小型“圖書館”。7位支教老師籌集了50多本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后來在全縣近40個班級建立了圖書角。
羅杰還在學校里舉辦讀書節和讀書分享會,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們愛上讀書,了解外面的世界,盡早走出大山。“在我們看來,為孩子們搭建的不只是一個圖書角,而是他們更好的未來。”
支教團所在的昭覺縣因為海拔高、地勢陡,氣溫長期處在0℃以下,羅杰和隊員們的手機經常被凍得自動關機。一次他看到有的孩子在學校門口一直奔跑,還邊跑邊笑,這讓他很疑惑。學校老師告訴他,孩子們沒有厚衣服,想通過奔跑產生熱量。
他了解到,部分貧困鄉鎮孩子一年到頭只穿一身衣服,這讓他心里很難受。隨后,他發起了募捐行動,為孩子們募集到9000余件衣物、400余床棉被和1000多雙手套。
支教一年,羅杰帶領支教團共募集物資、善款總價值100余萬元,幫助300余名貧困學生返回校園。
“很多人問我支教的意義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走吧,年輕人,去大山深處做一盞燈,去照亮孩子們的未來吧;去大山深處播撒好奇心的種子,然后靜候它們生根、發芽、開花吧!”羅杰說。
塔里木大學的畢業生范曉康留在喀什地區參與基層工作,當初的這個決定家人都很反對。
“我把自己比作扎根基層的胡楊,胡楊精神是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范曉康畢業后在新疆伽師縣基層工作。7年來,他在4個鄉鎮工作過。剛畢業來到基層時,他經歷了語言關、飲食關、飲水關等艱苦環境條件的適應和磨煉。
2016年8月,他剛到村里第一天,村民就笑著對他說:“孩子,你有沒有20歲,會不會當書記?”
村民用維吾爾語說的這句話,讓范曉康認識到,在維吾爾族占比達99%的伽師縣,自己連與村民溝通都成問題。“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那么無助和迷茫,不知何去何從。”
為了克服各種困難,范曉康每天深入群眾,辦公于田間地頭,帶領村干部和志愿者在炎熱的夏日幫助困難農戶收麥子,臉都曬掉一層皮;在秋收時節連夜幫助農民收割玉米,胳膊累得酸得抬不起來;有時村里偶遇停水,臉都不洗,吃點干馕就去工作,看到農戶干活主動上前搭把手……
他每天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農民也愿意主動打開話匣子。就這樣,他逐漸與群眾打下了堅實的感情基礎,群眾把范曉康視為自己的孩子一樣,小孩子也親切地稱他為“曉康阿卡”(阿卡,維吾爾語哥哥的意思——編者注)。
在擔任伽師縣夏普吐勒鎮其納艾日克村黨支部書記期間,他帶領114家貧困戶,培育種植西梅苗圃200畝,產值達1.6萬元。為解決西梅品質差、收入低的問題,他學習修剪、打藥等技術,帶著剪刀、坎土曼到田間地頭實踐,并手把手教村民如何進行西梅管理,全村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長2428元。
2018年10月,范曉康因工作調動沒來得及和群眾道別,便奔赴新的崗位。村里的黨員代表、群眾代表一行十幾人,歷經3個小時兩次轉車,帶著土雞蛋、大公雞、芝麻馕、自家棉花制作的棉被來看望他,隔著馬路就開始邊走邊哭邊說:“孩子,我們來看你了,我們舍不得你。”一群人在人行道上把范曉康圍在中間。
今年3月開始,范曉康擔任伽師縣和夏阿瓦提鎮黨委副書記,依舊駐扎在基層一線。他說,基層的甜要用心品味,踏實做好每一件事,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與群眾的距離,用腳上的泥土重量去衡量自己在群眾心中的分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華錫文并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10月17日 09 版
推薦內容
- 世界今熱點:“在基層工作一不怕苦,二不服輸” a>
- 河南安陽展示“漢字之美”:從創意設計中感受中外文化交流|最新資訊 a>
- 焦點速讀:云南彌勒發生電梯墜落事件 已致3人死亡17人受傷 a>
- “Z世代”特寫:我為中歐班列做“簽證體檢” 天天快資訊 a>
- 焦點熱文:新疆巴州百萬畝飼草迎來豐收 為牲畜越冬備足“口糧” a>
- 中歐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成效漸顯 21家A股公司赴歐GDR募資逾110億美元-天天熱資訊 a>
- 科創板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十年的科創力量_天天快播報 a>
- 動態焦點:甘肅探索“三位一體”中醫藥發展模式 a>
- 輪胎行業上市公司 前三季度業績喜人 a>
- 新亮點新風向呈現 文旅消費熱力持續 a>
- 全國多地積極布局預制菜產業 a>
- 每日速讀!“全球水電一哥”長江電力何以穩固水電巨擘地位 a>
- 到2025年完成5G輕量化三項目標_當前頭條 a>
- ?西平縣應急管理局積極開展常態化安全生產普法宣傳活動 a>
- ?以查促教 不斷成長——西平縣柏苑芳莊小學開展教育教學業務工作檢查活動 世界熱點評 a>
- 熱點評!?西平縣應急管理局組織觀看《安全宣傳大講堂》直播課 a>
-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勇挑重擔 沖鋒在前 堅決打贏三甲復評攻堅戰 a>
- 10家央企大手筆增持回購 寶鋼、三峽能源、海康威視等出手-環球快消息 a>
- 最資訊丨支原體肺炎再度來襲 超20家上市公司回應影響 a>
- 當前快報:機構建議 關注畜禽養殖鏈配置機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