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如何抓住強勢股的七寸?
投資者要想抓住強勢股的“七寸”,需洞悉主力的意圖,股票進入主升浪,必須是主流資金已經完成建倉。能夠看懂主力建倉狀況,在主力資金建倉、洗盤結束時介入,無疑是抓住了強勢股的“七寸”。
只要主力資金建倉已經結束,則無論K線處于何種狀態,技術狀態如何,上漲都將成為必然。反之,如果主力資金沒有取得足夠的籌碼,無論業績多么優良,均線多么漂亮,技術指標多么迷人,上漲高度都不能樂觀。
因為籌碼的分散,必然導致市場意見的分歧;市場意見的分歧,必然阻礙股票的上漲高度。所以,還是那句話,買股票,看主力,看主力是否已經完成建倉。賣股票,同樣要看主力,看主力是否準備出貨。
強勢股補跌意味著什么?
從歷史經驗來看,強勢股補跌,往往意味著一輪調整逐步進入后期。 邏輯上看,市場經歷了一段時間調整后,部分率先調整的品種已經開始具備吸引力,在此背景下,資金開始從高位品種逐步調倉,繼而出現強勢股補跌。
1、在目前熊市氛圍下,盡管按照傳統通脹的傳導路徑,尋求景氣延長的最上游或最下游行業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首選。但眾所周知,景氣延長并不意味著當需求端難以承受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后形成宏觀經濟滯漲的局面來臨時,該行業能夠繼續維持其高成長。故此作為這些上游行業的龍頭品種本身有著估值向內在回歸的預期。
2、因此,近期這些強勢個股的下跌,短期來看可能并不意味著這些行業的基本面已經發生改變,但是市場層面會對這種有可能到來預期做出自己的判斷。換言之,前期強勢股驗證了索羅斯的反射性理論中最重要的兩點,即“市場反映的是一個有偏差的預期,并且市場會最終實現這種偏差的預期。”
3、其次,從市場層面,我們還注意到,無論是中信國安還是新和成,乃至整個煤炭板塊都屬于基金半年報披露所顯示的重倉品種。
4、基金重倉股遭到大幅沽售,也無外乎兩種情況。其一是,基金主動“減倉”。但是如果考慮到基金前期的表現,以及當前的“維穩”基調,基金主動減倉的可能性并不大。
5、這種強勢股的補跌走勢反映出在“維穩市”下,前期超跌品種相對企穩,強勢股補跌的熱點切換趨勢愈發明顯。這一方面反映出市場間由于趨勢不明所形成的分歧加大,另一方面也預示了當前市場的箱體震蕩區間很有可能是場內參與各方一個重要的籌碼轉換區間,或者說是成本堆積區間。因此多空雙方對這一區間點位的爭奪對于決定市場中長期的走勢也顯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