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8月份經濟運行走勢的各項統計數據陸續出爐。據央行最新披露,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2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8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32.28萬億元,同比增長11.1%。
分析認為,貸款增速總體平穩、邊際回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正持續發力,釋放出三大信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短期波動后信貸動力仍強
隨著近期政策密集出臺,在7月單月金融數據偏弱后,業內普遍認為8月或迎來回暖。最新數據符合這一判斷。
據央行披露,8月份人民幣貸款新增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盡管多增幅度并不“耀眼”,但這是在去年已經達到歷史同期峰值的基礎上實現的,殊為不易。同時,8月貸款增量比7月大幅增加超過1萬億元,明顯強于季節規律。政策效應顯現同時,亦折射市場預期和情緒改善。
總體而言,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0.6%,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今年前8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44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信貸供給仍較為充分,一定程度上撫平了此前市場對7月單月信貸數據波動的擔憂。
事實上,回過頭看,一味追求單月信貸同比多增也并不切實際。
有業內資深專家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用“爬坡”來解釋貸款增長,“前面跑得過快,就需要一定喘息時間以恢復體力繼續向上爬”,信貸增長亦如是。
一方面,要留足時間消化前期增量;另一方面,越往上必然“坡陡步艱”,需要“蹄疾步穩”,維持有序節奏才能持續“勇攀高峰”。回看上半年,M2同比增速高于名義GDP增速5.8個百分點,8月末同比增長10.6%的貨幣供給并不算慢,信貸持續增長或導致債務持續積累,不利于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也易為金融風險埋下隱患。
還需注意,與財政支出不同,貨幣投放后并不會消失,而是會形成存量積累繼續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作用。當前存量貨幣信貸池子已然不小,在增量平穩的情況下,更應關注龐大的存量貸款如何發揮作用。
從這一角度切入,今年來亮點不少。例如,存量貸款利率方面,今年以來LPR持續下行,不僅新發放貸款能夠享受政策紅利,存量貸款和續放貸款資金成本也會得到降低。
——精準“出手”發力重點領域
信貸總量增長平穩,具體流向成為另一大看點。從信貸結構分析,資源正流向那些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實體領域。
其一,為民營小微企業“療傷”。
不少民營小微企業成功穿越疫情“生死線”后元氣仍然不足,需要“輸血”扶持。剛剛過去的8月,央行專門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工作推進會,重視程度凸顯。一段時間以來,從大力推動小微企業首貸戶以及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業務,到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農支小再貸款等陸續落地生效,央行多項部署均有助于為民營小微企業減輕負擔、紓困解難。
其二,為經濟恢復增“內力”。
外部環境依舊復雜嚴峻,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制造業等重點領域迸發的內生動能,已成為經濟恢復關鍵力量。適應這些發展需要,央行推出創新創業金融債、科創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支持科技企業和制造業龍頭企業,明確科技創新再貸款存量資金可展期發揮作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擴圍至部分外資銀行、地方法人銀行。這些措施均指向支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數字亦清晰折射出上述趨勢。1-7月,民企貸款新增5.9萬億元,同比多增1.8萬億元。普惠小微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同比增速分別連續4年高于20%、連續3年高于25%。綠色貸款中投向具有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占三分之二。
時間已進入9月,三季度經濟大考臨近“交卷”。業內預計,下一步貨幣政策結構支持料更聚焦重點,講究“出手準”。
接近監管人士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總量是夠的,未來結構性工具運用既要考慮經濟運行中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又要權衡金融機構對特定領域金融服務的意愿和能力,解決好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問題。
——“組合拳”效果不斷顯現
眼下經濟恢復仍在“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不僅貨幣政策,各方急切盼望政策提供有力度支持。
印花稅、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先后出臺,政策利率繼續下行,房地產政策適時調整優化……回應上述呼吁和期待,8月以來,各部門協同發力,明顯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給出符合市場預期的宏觀政策“組合拳”。
這套“組合拳”不僅重在“發力”“使勁”,更講究出招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詳細拆解一系列措施不難看出,其著眼于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注重固本培元,涉及財稅、房地產、貨幣政策等諸多領域,受惠面廣、可持續性強、能直接見效、市場認可度高的特點突出,能夠有效直達實體,幫助企業居民減輕負擔、增加收入。
以央行為例,呵護經濟的大招陸續有來。今年以來一次降準、兩次降息、三招房地產金融政策(降低首付比、二套房利率、存量房貸利率),政策出臺走在市場曲線前面,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金融數據明顯領先經濟數據。
積極變化已經顯現。8月份制造業PMI繼續回升,進出口降幅明顯收斂,旅游出行消費加速釋放,9月新房銷售和“金九銀十”預期明顯改善,主要股指也較8月25日政策實施前上漲。
有分析指,眼下貸款走勢較好與經濟基本面向好,政策及時有力形成相互呼應。隨著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領域持續發力,未來積極效果還會進一步體現。
推薦內容
- 回暖!央行公布關鍵數據 釋放什么信號? a>
-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優化 風險因子調降 險資入市打開空間 a>
- 日本央行鷹派傾向暗示超寬松政策即將結束 a>
- 消息人士稱 軟銀旗下子公司Arm將IPO定價定在區間上限或更高 a>
- 在美聯儲抗擊通脹之際 “沒有什么比油價上漲更糟糕的了” a>
- 福建泉州:有條件的中小學可自主評聘中、初級職稱和崗位 a>
- 明確校外培訓行政處罰主體 提升校外培訓行政執法能力 a>
- 周末突發!A股再迎重磅利好,金融監管總局最新發文 a>
- 收評:滬指放量漲0.84%,釀酒、金融等板塊拉升,醫藥股活躍 a>
- 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寬信用”進程再度提速 a>
- 建信金租4宗違規被罰160萬元 資金流向與約定不一致等 a>
- 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專題會: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環球視點 a>
- 整治成效明顯,商丘被評為河南省先進市 焦點速遞 a>
- 央行:前八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44萬億元 同比多增1.76萬億元_世界熱門 a>
- 西平縣專探鄉陳茨園村積極開展排澇工作 全球熱推薦 a>
- 最新資訊:?西平縣蘆廟中心校各小學組織觀看2023年度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展播 a>
- 大悅城壹號系再次落子上海北外灘 產品力、服務力成關注焦點 a>
- 熱威股份上市募9.24億首日漲69% 去年營收降凈利持平 a>
- 工商銀行大連市分行行長魏連彬任職資格獲批 新要聞 a>
- 報告:2025年中美工商業儲能裝機量全球占比或超5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