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談科技自立自強】
作者:聶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創新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由之路,是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但是,盲目創新不可取,更不能為創新而創新,一定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做到“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洋、不唯他、只唯實”。
【資料圖】
高校科技創新要走實走深,解決真問題。那么,何為創新的“真問題”?
以結構工程為例,從工程實踐中遇到的具體且實際的現實問題,或者在有潛在應用需求的瓶頸問題中,提煉出具有深刻理論意義和廣泛應用價值的科學問題,由此產生的科技成果可以指導并引領一大批類似工程的實踐,從而達到“源于工程、服務工程、高于工程、引領工程”的目的。這種在實踐中凝練并解決的問題即是“真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土木工程持續快速發展。對于不斷涌現的各類大型復雜結構,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結構形式和建造技術,就容易導致構造復雜、施工困難、耐久性低等問題,甚至存在潛在安全隱患。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正是在解決土木工程領域“真問題”的實踐中,完成從“冷門”到“熱點”的轉變和突破。
實踐,不僅是創新的源泉,也是檢驗創新成果正確性和先進性的重要標準。
建造優質工程,就像譜寫一首流傳百年的歌曲,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歲月的侵蝕。受材料、結構、技術和理論水平的限制,任何工程難免存在局限甚至不足,這需要工程師對既有理論和技術不斷改進和完善。
因此,對于每一項工程,不僅要重視設計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更要重視實踐的可行性。如果無法施工,即使有再好的構想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那么,如何在實踐中把握創新的方向?
我認為,首先,在戰略上要具備洞察科學前沿的前瞻眼光,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和毅力,堅持做到“不趕時髦、不隨大流、不湊熱鬧、不湊數量”。
工程科技研究和創新的目標是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促進行業進步,因此只要是有利于國家安全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具有實際科研價值、工程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研究方向,都值得嘗試。特別是針對制約國家創新發展的重大科技瓶頸問題,要優先組織開展相關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攻關,切忌“一山望著一山高”,盲目跟蹤“熱點”,更不能一味認定“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喪失獨立思考和自信。
其次,在戰術上要注重傳承和積累,敢于批判與質疑。批判和質疑是科學精神的精髓,更是科技工作者創新的基礎。要多做“科學中的粗活”,從小事做起,最后才能做成大事。
結構有形,創新無限。科技工作者應該將“頂天”與“立地”相結合,既要瞄準學科前沿,又要解決實際問題,唯有如此才能為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撐,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12日01版)
關鍵詞: 科技
推薦內容
- 【院士談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創新要解決“真問題”|環球消息 a>
- PPT發明者去世 為啥PPT成為職場打工人必備?-全球熱資訊 a>
- “文旅+”新業態顯活力 文旅市場消費動能持續釋放 a>
- 微頭條丨《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白皮書-人才評價篇》發布 a>
- 環球新資訊:李國英:愿為推動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a>
- 業界:完善醬香白酒產業鏈條 加快打造一流產業集群 a>
- 榕樹貸款:用AI推動金融數字化發展 讓信貸更高效 a>
- 全球微頭條丨廣西通報中學小賣部“天價”租金:終止合同,不再對外承包 a>
- 鈦合金與3D打印或成消費電子發展新方向 產業鏈公司加速業務拓展_世界聚焦 a>
- 數據疊加大模型安全需求釋放 網絡安全企業搶灘新興市場 a>
- 私募新規推進行業進一步務“實”向“新”-世界即時看 a>
- “光刻機”概念股藍英裝備收深交所關注函 被要求說明相關產品訂單信息 a>
- 中小銀行股權拍賣冷熱不均 有銀行股權折價仍難覓“接盤者” a>
- 看好公募REITs長期投資價值 有機構投資者增持并自愿信息披露 環球熱資訊 a>
- 發揮算力產業聚集效應 為數字經濟賦予“向智的力量”-世界熱議 a>
- 智能駕駛產業鏈發展加速推進 國內首條L4級別自動駕駛智慧高速應用在即_全球快播報 a>
- 熱頭條丨新野法院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會 a>
- 遂平縣花莊積極參與技能培訓 筑牢鄉村振興根基 a>
- 駐馬店市回族小學組織召開2023年秋季班級文化建設推進會 a>
- 環球熱資訊!駐馬店開發區城市管理局金河一中隊:加強污染防治 關注校園安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