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深圳9月24日電 (記者 蔡敏婕)“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看到免疫治療的新療法可以在臨床上幫助更多患者。另一個是,希望國家未來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醫生科學家,引領醫學科學的原創探索,改變臨床疾病的診療。”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內科教授劉強23日在第五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說。
第五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當天在深圳舉行,研究方向是免疫學的劉強是2023年“科學探索獎”醫學科學領域獲獎人。頒獎典禮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發表致辭:“中國的希望在年輕人身上,中國的強大靠在高科技領域有作為的你們。”
據介紹,作為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劃之一,“科學探索獎”于2018年設立,由楊振寧、饒毅、施一公、潘建偉、謝曉亮等14位知名科學家與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共同發起。獎項覆蓋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十個領域,每位獲獎人將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獎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截至2023年,“科學探索獎”已累計資助248位青年科學家。
彭新華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事物理研究,她與來自大連理工大學、從事船舶工程研究的鄒麗,來自同濟大學、從事土木工程研究的周穎一起在本屆獲獎人名單中出現。在現場,彭新華與所有女性科研工作者共勉:“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女性,堅信‘她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探索獎發起人鄔賀銓認為:“‘科技創新根本在人才,探索獎定義在4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在資助5年以后,他們在50歲以下,正是科技行業的骨干和棟梁。同時,探索獎定位在長遠,更看重他們在科學前沿前瞻性方向上的選擇和創新思路的探索,以及從基礎科研、基礎應用等方面著力支撐國家科技發展。”
2023年“科學探索獎”前沿交叉領域獲獎人石發展表示,將繼續聚焦自旋量子精密測量的生物醫學交叉應用研究,也期待更多年輕人進入這一前沿領域,希望在新一代磁共振從基礎技術到應用落地發展中有中國人的重大貢獻。(完)
推薦內容
- 第五屆“科學探索獎”頒獎:科技創新希望在青年人才-全球簡訊 a>
- 北京布局競逐20個未來產業_天天觀天下 a>
- 【獨家焦點】協同創新“量子+” 2023量子產業大會點“量”未來 a>
- 賦能社區居家為老服務人才隊伍 上海啟動養老服務陪診師培訓_前沿資訊 a>
- 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74.08%成第一大收入來源 跨境業務存續規模突破9000億元 a>
- 中概股赴美上市回暖 備案新規常態化提振市場信心 每日速遞 a>
- 上證核心指數成份股公司業績向好 相關產品“吸金”強勁受青睞 a>
- 天天快看點丨中國首個人源干細胞國家標準發布 a>
- 南陽市臥龍區法院召開訴前鑒定專題培訓會|環球熱推薦 a>
- ?羅山縣市場監管局潘新市場監管所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_環球時訊 a>
- 畢業租房易發爭端 合同雙方皆須謹慎 a>
- 當前觀察:“豐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畫卷” a>
- 水產消費品質升級 a>
- 民營企業造火箭有啥不一樣 a>
- 改革紅利提升自貿區發展水平 a>
- 視焦點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 a>
- 天天實時:南陽市臥龍區法院:反訴互成原被告 耐心調解化糾紛 a>
- 環球快消息!食品健康標識應更清晰 a>
- 焦點快報!社旗法院優先調高效判 跑出司法助企“加速度” a>
- 喜迎豐收節 志愿添風采 為遂平縣花莊鎮志愿者們點贊 a>